紫府横箫越客歌,月明江水若情何。
送君浙路飞仙棹,饶我江门老钓蓑。
抚剑再看龙出匣,负图今见马腾河。
箕山汭水匡尧略,一笑谁分与仲多。
注释:
紫府: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横箫:古代乐器,长二尺六寸,七孔,以竹为管,吹之如箫声。越客歌:越地的民歌。月明江水若情何:月光照耀下的江水好像有感情一样。送君浙路飞仙棹,饶我江门老钓蓑:送你到浙江的路上飞着仙人船(船夫),让我在浙江门口的老渔翁(渔夫)家休息(垂钓)。抚剑再看龙出匣,负图今见马腾河:拿着佩剑再次观看龙从匣子中跃出,看见马在黄河上奔跑。箕山、汭水、匡尧略:指箕山、汭水等地名,这里泛指各地,匡尧略即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意思。一笑谁分与仲多:笑一笑,谁能比得上仲多(仲叔)呢。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紫府横箫越客歌”,诗人以越客歌的形式,抒发了自己对朋友的深情厚意。越客是古代江浙一带的民间艺人,他们擅长歌唱,常常在田间、河边、船上唱歌,表达自己的情感。这里的横箫和越客歌,都是诗人用来形容朋友的才华和气质。
“月明江水若情何”,诗人用“若情”来比喻月光照映下的江水,形容江水的温柔和美丽。这里的“若情”既表达了江水的温柔,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送君浙路飞仙棹,饶我江门老钓蓑”,诗人以飞仙棹和老钓蓑的形象,描绘了自己的离别之情。飞仙棹是传说中神仙乘坐的船只,象征着高远、神秘;而老钓蓑则是渔民常用的装备,象征着平凡、勤劳。这里的飞仙棹和老钓蓑,都是诗人用来比喻自己和朋友的境遇和身份。
“抚剑再看龙出匣,负图今见马腾河”,诗人以龙出匣和马腾河的形象,表达了对朋友的期望和祝福。龙出匣象征着力量和威武,马腾河象征着活力和奔腾。这里的龙出匣和马腾河,都是诗人用来比喻朋友的未来和前程。
“箕山汭水匡尧略,一笑谁分与仲多”,诗人以箕山和汭水的名字,表达了对自己和朋友的期待和祝愿。箕山和汭水都是地名,分别位于今天的河南和山东境内。这里的箕山和汭水,都是诗人用来比喻自己和朋友的地位和作用。最后的“一笑谁分与仲多”,则是诗人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气息。诗人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和期望,展现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尊重,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祝福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