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帽风高百粤秋,倚栏人在五层楼。
元龙气宇吞湖海,孟老风情蔓野丘。
对菊自宜樽酒乐,感时谁独抒婺忧。
妖氛幸廓天如洗,一羽逍遥十二洲。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群玉。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首联:“侧帽风高百粤秋,倚栏人在五层楼。”
注释:侧着帽子,风劲吹起,秋天的气息在高峻的百粤之地弥漫。我倚靠在栏杆上,站在五层高的楼台上眺望远方。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秋景图。“侧帽风高”形容风势之大,“百粤秋”则表明这是广东一带的秋天。“倚栏人在五层楼”,诗人站在高处,俯瞰着广阔的大地和远处的风景,展现了他豪放的性格和开阔的胸襟。
颔联:“元龙气宇吞湖海,孟老风情蔓野丘。”
注释:元龙(张飞)有吞并天下的英雄气概,孟老(诸葛亮)则有着深远的文采和风度。他们的气质和风采仿佛能蔓延到周围的山川之中,让人感受到他们的威严和魅力。
赏析:这两句诗赞美了两位历史人物的英雄气概和文采风流,同时也暗喻诗人自己的气质和才华。
颈联:“对菊自宜樽酒乐,感时谁独抒婺忧。”
注释:在赏菊的时候,自是应该开怀畅饮,享受这份乐趣。然而,面对时局的变化,却只有诗人独自感慨,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欣赏秋天的美丽景色时,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他希望在饮酒作乐中忘却忧愁,但却无法摆脱国家的命运和自己的责任。
尾联:“妖氛幸廓天如洗,一羽逍遥十二洲。”
注释:幸运的是,妖氛已经被清除干净,天空清澈如洗。一只飞翔的鸟也能在这片土地上自由翱翔。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他认为国家的局势已经明朗化,自己也能像鸟儿一样在这片大地上翱翔,不再受束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历史人物的赞美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自己命运的思考。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