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开院已多年,衣钵衡阳得几传。
千里我来江上望,恍如真境忽参前。

紫云开院已多年,衣钵衡阳得几传。

紫云:紫色的云彩,喻指佛门。紫云开院:比喻佛教寺院,开院即建立寺院。衣钵:佛教禅宗语,原指僧尼的袈裟和锡杖,后泛指佛法真谛。衡阳(今属湖南省)得几传:在衡阳一带传授了几次。参前:参悟。

千里我来江上望,恍如真境忽参前。

千里:指从远方来此。江上望:站在江边远望。恍如真境忽参前:仿佛置身于真正的佛教圣地而感到恍惚之间,突然领悟到其中的真谛。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再步甘泉师韵》的第二首。全诗通过描写作者对佛教寺院和佛教文化的感受和体会,表达了对佛教真谛的追求和领悟。

首句“紫云开院已多年”,描绘了寺院的古老和神秘氛围。紫云,象征着佛教的神秘和庄严。开院,表示寺院已经建立或重新修建。这两句既点明了时间,又描绘了场景。

次句“衣钵衡阳得几传”,进一步描述了佛教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衣钵,原指僧人的袈裟和锡杖,后泛指佛法的真谛。衡阳(今属湖南省),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佛教名胜古迹之一,也是佛教文化的重要传播地。这两句既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之情,又突出了其传播与发展的重要性。

第三句“千里我来江上望”,表达了作者对佛教圣地的向往和敬畏之情。千里,表示距离遥远。我来江上望,表示作者来到这个佛教圣地进行遥望。这一句既展示了作者的行程,也表达了他对佛教圣地的渴望和尊敬。

尾句“恍如真境忽参前”,描绘了作者在遥望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真实和顿悟。真境,指的是真实的境界、真谛。忽参前,表示突然领悟到了其中的真谛。这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在遥望过程中的真实体验,也体现了他对佛教真谛的追求和领悟。

整首诗通过对佛教寺院和佛教文化的描述和感悟,表达了对佛教真谛的追求和领悟。同时,通过对景色和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