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舟终日漾莲溪,少女如花锦袖低。含笑折来流水畔,红妆两两镜中啼。

《采莲曲二首》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所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这两首诗主要通过描绘采莲女的美丽与劳作情景,展现了一种诗情画意。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解读:

诗句解读与译文

第1首

兰舟终日漾莲溪,少女如花锦袖低。

  • 兰舟:指的是装饰有莲花图案的船。
  • 终日漾莲溪:整日在莲溪上游荡。
  • 少女如花:形容少女美丽如同花朵。
  • 锦袖低:指少女的袖子轻柔下垂。
  • 译文:兰舟在莲溪上缓缓航行,少女们如鲜花般娇嫩,她们的袖子轻轻垂下,姿态柔美。

第2首

含笑折来流水畔,红妆两两镜中啼。

  • 含笑折来:笑容满面地从水边折取荷花。
  • 流水畔:水边的环境。
  • 红妆:穿着红色的衣裳。
  • 两两:双双。
  • 镜中啼:映入镜子里哭泣。
  • 译文:姑娘们带着欢笑折下水中的荷花,而她们的倩影在明亮的镜子中显得格外娇美,仿佛在镜中哭泣。

注释与赏析

注释

  • 兰舟:装饰有莲花图案的船。
  • 终日漾莲溪:整日在莲溪上游荡。
  • 少女如花:形容少女美丽如同花朵。
  • 锦袖低:指少女的袖子轻柔下垂。
  • 含笑折来流水畔:带着笑容从水边折取荷花。
  • 流水畔:水边的环境。
  • 红妆两两:双双穿着红色的衣裳。
  • 镜中啼:映入镜子里哭泣。

赏析

  • 这两首诗都以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采莲女的美丽与劳作情景,具有浓厚的诗情画意。
  • 第一首着重描述了采莲活动以及场景的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的描写,构建了一个宁静又充满活力的画面。诗中的“笑”、“花”等词汇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生动性。
  • 第二首采用了写意手法,通过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方法,使整个画面变得朦胧而富有想象空间。诗中“含笑”、“红妆”、“镜中啼”等细节描写了采莲女的内心世界,使得整个诗歌充满了情感和深度。

这两首诗不仅是对古代采莲女美丽外貌的描写,还深刻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生活场景和劳动人民的精神状态,展现了唐代诗人卓越的艺术才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