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同体。虽一豫一游,亦可为天下后世法。京城之西北有狮子山,自卢龙蜿蜒而来。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上以其地雄胜,诏建楼于巅,与民同游观之乐。遂锡嘉名为“阅江”云。
登览之顷,万象森列,千载之秘,一旦轩露。岂非天造地设,以俟大一统之君,而开千万世之伟观者欤?当风日清美,法驾幸临,升其崇椒,凭阑遥瞩,必悠然而动遐思。见江汉之朝宗,诸侯之述职,城池之高深,关阨之严固,必曰:“此朕沐风栉雨、战胜攻取之所致也。”中夏之广,益思有以保之。见波涛之浩荡,风帆之上下,番舶接迹而来庭,蛮琛联肩而入贡,必曰:“此朕德绥威服,覃及外内之所及也。”四陲之远,益思所以柔之。见两岸之间、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农女有捋桑行馌之勤,必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万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触类而思,不一而足。臣知斯楼之建,皇上所以发舒精神,因物兴感,无不寓其致治之思,奚此阅夫长江而已哉?彼临春、结绮,非弗华矣;齐云、落星,非不高矣。不过乐管弦之淫响,藏燕赵之艳姬。一旋踵间而感慨系之,臣不知其为何说也。
这首诗是关于南京(即金陵)的,作者描述了他对于南京作为帝王之州的看法。他认为,自六朝到南唐,南京都是偏安一隅的地方,没有能够与山川之王气相匹配。直到他定都于南京,南京才开始能够匹配。因此,他的声教所及,覆盖了北方和南方;他的精神庄重清明,与天地同体。虽然皇帝偶尔会游玩,但这也可以为后世的皇帝提供一种参考。
作者看到了万象森列的景象,千载的秘密一下子被揭露出来。这难道不是天造地设,等待着大一统的皇帝来开辟千万世的伟大景观吗?当风日清美,皇帝的车驾来到,登上高高的台阶,凭阑远眺,一定会感到悠然而动遐思。看到长江、汉水等江河向中央汇聚,诸侯们前来述职,城池的高深,关隘的坚固,一定会说:“这是朕沐浴风雨、战胜攻取的结果。”中夏的广阔,更应该考虑如何保护它。看到波涛浩荡,风帆上下移动,外国商船接踵而至,蛮族人进贡,一定会说:“这是朕的德绥威服,已经延伸到了内外。”四边的边陲,更应该思考如何安抚他们。看到两岸之间、四郊之上,农民有皮肤被晒伤、脚裂开的痛苦,妇女有拉桑采摘食物的辛劳,一定会说:“这是朕拔除水火之难,让他们安居乐业的结果。”万方的人民,更应该想到如何使他们安定下来。触类而思,无不寓含着治理国家的思虑。为什么只关心长江呢?那些临春、结绮,不是不华丽了吗;齐云、落星,不是不高大了吗。不过只是为了享受管弦之淫响,藏燕赵的艳姬而已。一眨眼间就感慨万千。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