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边梦去心亦去,醒后梦还心不还。

《枕边梦去心亦去,醒后梦还心不还》是明代诗人陈继儒创作的一首古诗。全诗共四句,具体分析如下:

  1. 诗意解读
  • 第一句:“枕边梦去心亦去”,描绘了梦境与心灵的紧密联系,暗示当人们进入梦乡时,心灵也会随之飘向远方。
  • 第二句:“醒后梦还心不还”,表达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失落感,即醒来后,那份随着梦境而来的情感似乎永远无法回归现实。
  • 第三句:“梦去情留身未回”,进一步强调了尽管梦境已经消散,但那份情感却如同附体般留在了对方身边,让人难以忘怀。
  1. 译文对照
  • “枕边梦去心亦去”:梦中的情感伴随着梦境的消失而消逝。
  • “醒后梦还心不还”:醒来后,那种情感仍然萦绕在心头,无法完全放下。
  • “梦去情留身未回”:即便梦境结束,那份情感却依旧留在对方身边,不愿离去。
  1. 关键词汇注释
  • “魂系梦萦”:形容相思之人常常茶饭不思,魂牵梦萦,换魂落魄,形容枯槁。
  • “可魂系梦萦·不失魂落魄”:描述了相思之人经常茶饭不思,魂牵梦萦,换魂落魄,形容枯槁。
  1. 文化赏析
  • 离魂记:唐代陈玄佑所撰的短篇小说,讲述了衡州张镒之女倩娘与王宙之间的爱情故事。倩娘因父亲的原因被迫嫁给他人,王宙悲痛欲绝。临别前,倩娘请求与王宙同去蜀地,五年后生下二子。倩娘思念家乡,回到衡州,却发现家中已有一位倩娘病重卧床。原来,倩娘和王宙的魂魄已经相依为命,成为了一个永恒的灵魂伴侣。
  • 情感寄托:这首诗通过描述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对深情厚意的渴望和追求,以及爱情中无法割舍的情感纽带。它让人们思考如何面对情感的分离和逝去,以及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安宁。

《枕边梦去心亦去,醒后梦还心不还》不仅是一首表达相思之情的古诗,更是一种对人性、情感和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它让我们明白,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但却可以通过积极的态度和行动来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同时,它也提醒我们珍惜眼前的人和事,不要让自己的心灵受到过多的伤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