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顷间,只听得呀的一声,洞门开处,里面走出一个仙童,真个丰姿英伟,象貌清奇,比寻常俗子不同。但见他——

骛髻双丝绾,宽袍两袖风。貌和身自别,心与相俱空。

物外长年客,山中永寿童。一尘全不染,甲子任翻腾。

那童子出得门来,高叫道:“什么人在此搔扰?”猴王扑的跳下树来,上前躬身道:“仙童,我是个访道学仙之弟子,更不敢在此搔扰。”仙童笑道:“你是个访道的么?”猴王道:“是。”童子道:“我家师父正才下榻登坛讲道,还未说出原由,就教我出来开门,说:‘外面有个修行的来了,可去接待接待。’想必就是你了?”猴王笑道:“是我,是我。”童子道:“你跟我进来。”

这猴王整衣端肃,随童子径入洞天深处观看:一层层深阁琼楼,一进进珠宫贝阙,说不尽那静室幽居。直至瑶台之下,见那菩提祖师端坐在台上,两边有三十个小仙侍立台下。果然是——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灵根育孕源流出” - 这句话描绘了猴王(孙悟空)的修行起点,意指他的根基(灵根)如同源头般纯净且强大,是修行和修炼的根本。

  2. “心性修持大道生” - 描述了通过修炼心性和遵循道德法则,可以领悟并产生宇宙间最根本的道理和真理。

  3. “少顷间,只听得呀的一声,洞门开处,里面走出一个仙童。” - 描述的是孙悟空听到一声轻响后,发现一个仙童正在从洞口出现。这里的“呀的一声”暗示了一种神秘或超自然的声音,而“仙童”指的是神仙的童子或者弟子。

  4. “骛髻双丝绾”至“永寿童” - 描述了仙童的外貌特征及其象征意义。”骛髻”可能意味着一种装饰性的发型,”双丝绾”可能是指头发被梳理成两个部分或两束,而”宽袍两袖风”描绘了仙童穿着宽松的衣服,袖子随风飘扬的景象。”貌和身自别”可能表示仙童与普通人不同,有超凡脱俗的气质。”一尘全不染,甲子任翻腾”则可能意味着仙童不受世间尘埃所染,其命运和时间的概念在佛教中极为重要。

  5. “那童子出得门来,高叫道:‘什么人在此搔扰?’猴王扑的跳下树来,上前躬身道:‘仙童,我是个访道学仙之弟子,更不敢在此搔扰。’” - 这段描述了一个场景,当仙童发现有人打扰时,猴子孙悟空出于礼貌迅速离开,并向仙童道歉说他只是来访问学习的人。

  6. “仙童笑道:‘你是个访道的么?’猴王道:“是。”’ - 仙童对孙悟空来访表示惊讶,而孙悟空确认自己是来拜访学习的。

  7. “仙童笑道:‘你家师父正才下榻登坛讲道,还未说出原由,就教我出来开门,说:‘外面有个修行的来了,可去接待接待。’想必就是你了?”猴王笑道:“是我,是我。” - 仙童询问孙悟空是否真的是来找他师父求教的修行者,孙悟空确认自己就是。

  8. “仙童笑道:‘你跟我进来。’” - 仙童邀请孙悟空进入更深层的洞天福地,开始了他的修行之旅。

赏析: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吴承恩以神话传说为背景,讲述了孙悟空等人西天取经的奇幻历险。第一回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如何得到观音菩萨的点化,决定踏上取经之路。这第一回中,通过对仙境的描述,不仅构建了一个神秘莫测、充满仙气的世界,还体现了修行者的心境和追求。孙悟空的出现象征着修行人内心的觉醒和成长,而仙童的出现则预示着新的挑战和考验的到来,预示着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的种种艰难困苦。整体而言,这一回展示了修行世界的神秘与壮丽,同时也预示了故事的主线——取经之路的艰辛与伟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