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表美猴王得了姓名,怡然踊跃,对菩提前作礼启谢。那祖师即命大众引孙悟空出二门外,教他洒扫应对,进退周旋之节,众仙奉行而出。悟空到门外,又拜了大众师兄,就于廊庑之间,安排寝处。次早,与众师兄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每日如此。闲时即扫地锄园,养花修树,寻柴燃火,挑水运浆。凡所用之物,无一不备。在洞中不觉倏六七年。
一日,祖师登坛高坐,唤集诸仙,开讲大道。真个是——
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慢摇麈尾喷珠玉,响振雷霆动九天。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
孙悟空在旁闻讲,喜得他抓耳挠腮,眉花眼笑,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忽被祖师看见,叫孙悟空道:“你在班中,怎么颠狂跃舞,不听我讲?”悟空道:“弟子诚心听讲,听到老师父妙音处,喜不自胜,故不觉作此踊跃之状。望师父恕罪!”祖师道:“你既识妙音,我且问你,你到洞中多少时了?”悟空道:“弟子本来懵懂,不知多少时节,只记得灶下无火,常去山后打柴,见一山好桃树,我在那里吃了七次饱桃矣。”祖师道:“那山唤名烂桃山。你既吃七次,想是七年了。你今要从我学些什么道?”悟空道:“但凭尊师教诲,只是有些道气儿,弟子便就学了。”
诗句: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译文:
悟彻菩提真妙理,断了魔念回归本源。
注释:
- “悟彻菩提”:领悟并彻底理解了佛家所说的“菩提”的真谛。这里的“菩提”通常被解释为觉悟、智慧,是佛教中修行者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 “真妙理”:真实而美妙的道理。这里的“真”指的是真实、不虚假,“妙”指的是奇妙、精妙。
- “断魔”:摆脱一切邪恶的力量或欲望。这里的“魔”指的是邪恶、诱惑等负面因素。
- “归本”:回到最初的状态或本质。这里的“本”指的是原始、本性。
- “合元神”:与宇宙的原初能量合一。这里的“元神”通常指代一个人的精神、灵魂等内在力量。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孙悟空对佛法的领悟和修行的决心。诗中的“悟彻菩提真妙理”意味着孙悟空通过修行已经领悟到了佛法的精髓,达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而“断魔归本合元神”则描绘了他决心摆脱一切邪恶势力,重新找回内心的纯真和和谐,与宇宙的原初能量相融合。整首诗充满了宗教色彩和哲学意味,展现了孙悟空从迷茫到觉醒的转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