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师闻言,咄的一声,跳下高台,手持戒尺,指定悟空道:“你这猢狲,这般不学,那般不学,却待怎么?”走上前,将悟空头上打了三下,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了,撇下大众而去。唬得那一班听讲的,人人惊惧,皆怨悟空道:“你这泼猴,十分无状!师父传你道法,如何不学,却与师父顶嘴!这番冲撞了他,不知几时才出来呵!”此时俱甚报怨他,又鄙贱嫌恶他。悟空一些儿也不恼,只是满脸陪笑。原来那猴王已打破盘中之谜,暗暗在心。所以不与众人争竞,只是忍耐无言。祖师打他三下者,教他三更时分存心;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上者,教他从后门进步,秘处传他道也。
当日悟空与众等,喜喜欢欢,在三星仙洞之前,盼望天色,急不能到晚。及黄昏时,却与众就寝,假合眼,定息存神。山中又没打更传箭,不知时分,只自家将鼻孔中出入之气调定。约到子时前后,轻轻的起来,穿了衣服,偷开前门,躲离大众,走出外,抬头观看,正是那——
诗句: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译文:
祖师听了,一声轻咳,跳下高台,手中拿着戒尺,指着孙悟空道:“你这个猢狲,这般不学,那般不学,到底要怎样?”走上前,打了孙悟空三下头,背转身子,走进里面,关上门,撇下众人而去。吓得在教室里听讲的人个个惊慌,都埋怨孙悟空:“你这泼猴,太放肆了!师父传你道法,你怎么就不学,反而与他顶嘴?这次冲撞了他,不知什么时候才出来呵!”这时大家都很怨恨他,又鄙视和讨厌他。悟空一点儿也不生气,只是满脸陪笑。原来那猴子王已经破解了盘中之谜,暗暗在心里。所以不与大家争竞,只是忍耐不言。祖师打他三下,是教他在三更时分存心;背过身去走入里面,关上中门,是教他从后门进步,秘处传给他道法。
注释:
- 悟彻菩提真妙理:领悟到佛教的真谛。
- 断魔归本合元神:摆脱魔障,回归本性。
- 祖师:道教对师傅的尊称。
- 咄的一声:表示惊讶或不满的声音。
- 猢狲:猴子的另一种称呼。
- 不学:不学习,不学习知识。
- 顶嘴:反驳或顶撞长辈的话。
- 打三下:用戒尺打某人几下头。
- 将:把。
- 中门:寺庙的门,中间。
- 撇下大众而去:离开人群。
- 报怨:抱怨。
- 鄙贱嫌恶他:鄙视他,厌恶他。
- 脸上赔笑:面带微笑。
- 盘:此处指经书、教义。
- 三更时分:晚上三更天的时候。
- 定息:停止呼吸,即闭目养神。
- 山中又没打更传箭:山中没有敲更声,也没有传箭声。
- 自己将鼻孔中出入之气调定:自己调整呼吸来控制时间。
- 子时前后:大约在夜里十点左右。
- 轻轻的起来:慢慢地起床。
- 穿:换。
- 前门:庙门的前面。
- 躲离大众:避开其他人。
- 走出外:走出寺庙外面。
- 抬头观看:抬头看。
- 正是那——:就是那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