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猴王,分开水道,径回铁板桥头,撺将上来,只见四个老猴,领着众猴,都在桥边等候。忽然见悟空跳出波外,身上更无一点水湿,金灿灿的,走上桥来。唬得众猴一齐跪下道:“大王,好华彩耶,好华彩耶!”悟空满面春风,高登宝座,将铁棒竖在当中。这些猴不知好歹,都来拿那宝贝,却便似蜻蜓撼铁树,分毫也不能禁动,一个个咬指伸舌道:“爷爷呀!这般重,亏你怎的拿来也!”悟空近前,舒开手一把挝起,对众笑道:“物各有主。这宝贝镇于海藏中,也不知几千百年,可可的今岁放光。龙王只认做是块黑铁,又唤做天河镇底神珍。那厮每都扛抬不动,请我亲去拿之。那时此宝有二丈多长,斗来粗细;被我挝他一把,意思嫌大,他就小了许多;再教小些,他又小了许多;再教小些,他又小了许多。急对天光看处,上有一行字,乃‘如意金箍棒一万三千五百斤’。你都站开,等我再叫他变一变着。”他将那宝贝颠在手中,叫:“小,小,小!”即时就小做一个绣花针儿相似,可以缮在耳朵里面藏下。众猴骇然叫道:“大王!还拿出来耍耍!”猴王真个去耳朵里拿出,托放掌上叫:“大,大,大!”即又大做斗来粗细,二丈长短。他弄到欢喜处,跳上桥,走出洞外,将宝贝擅在手中,使一个法天象地的神通,把腰一躬,叫声:“长!”他就长的高万丈,头如泰山,腰如峻岭,眼如闪电,口似血盆,牙如剑戟。手中那棒,上抵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层地狱,把些虎豹狼虫,满山群怪,七十二洞妖王,都唬得磕头礼拜,战兢兢魄散魂飞,霎时收了法象,将宝贝还变做个绣花针儿,藏在耳内,复归洞府,慌得那各洞妖王,都来参贺。
这首诗描绘了孙悟空在东海龙宫取得如意金箍棒的故事。以下是对诗句的逐行翻译,包括注释:
你看这猴王,分开水道,径回铁板桥头,撺将上来,只见四个老猴,领着众猴,都在桥边等候。忽然见悟空跳出波外,身上更无一点水湿,金灿灿的,走上桥来。唬得众猴一齐跪下道:“大王,好华彩耶,好华彩耶!”
(“你”:指孙悟空。“分开水道”:孙悟空从水中跃起。“撺将上来”:快速跳上岸。“四个老猴”:指的是龙宫中的四位老龙。“华彩”:形容光彩照人、美轮美奂。)悟空满面春风,高登宝座,将铁棒竖在当中。这些猴不知好歹,都来拿那宝贝,却便似蜻蜓撼铁树,分毫也不能禁动,一个个咬指伸舌道:“爷爷呀!这般重,亏你怎的拿来也!”
(“满面春风”:形容神态和蔼可亲。“高登宝座”:登上宝座。“分毫也不能禁动”:连一根小毛都无法移动。“咬指伸舌”:形容惊讶或担忧的样子。)悟空近前,舒开手一把挝起,对众笑道:“物各有主。这宝贝镇于海藏中,也不知几千百年,可可的今岁放光。”
(“挝起”:提起或抓住东西。“物各有主”:每个物品都有主人。“海藏中”:大海深处的宝库。“几千百年”:很长时间。“可可的今岁放光”:正好在这个年份放出光芒。)龙王只认做是块黑铁,又唤做天河镇底神珍。那厮每都扛抬不动,请我亲去拿之。那时此宝有二丈多长,斗来粗细;被我挝他一把,意思嫌大,他就小了许多;再教小些,他又小了许多;再教小些,他又小了许多。急对天光看处,上有一行字,乃‘如意金箍棒一万三千五百斤’。你都站开,等我再叫他变一变着。”他将那宝贝颠在手中,叫:“小,小,小!”即时就小做一个绣花针儿相似,可以缮在耳朵里面藏下。
(“认得”:认出。“扛抬不动”:搬不动。“一万三千五百斤”:很重的重量。“变一变着”:变化成另一状态。“耳中藏”:藏到耳朵里。)众猴骇然叫道:“大王!还拿出来耍耍!”猴王真个去耳朵里拿出,托放掌上叫:“大,大,大!”即又大做斗来粗细,二丈长短。他弄到欢喜处,跳上桥,走出洞外,将宝贝擅在手中,使一个法天象地的神通,把腰一躬,叫声:“长!”他就长的高万丈,头如泰山,腰如峻岭,眼如闪电,口似血盆,牙如剑戟。手中那棒,上抵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层地狱,把些虎豹狼虫,满山群怪,七十二洞妖王,都唬得磕头礼拜,战兢兢魄散魂飞,霎时收了法象,将宝贝还变做个绣花针儿,藏在耳内,复归洞府,慌得那各洞妖王,都来参贺。
(“耍耍”:玩耍。“法天象地”:施展法术使天地为之改变。“高万丈”、“头如泰山”、“腰如峻岭”、“眼中如闪电”、“口似血盆”、“牙如剑戟”:描述孙悟空变得非常巨大和威猛。“上抵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层地狱”:使用如意金箍棒的力量范围很大。“唬得磕头礼拜”、“战兢兢、魄散魂飞”:表示妖怪们受到极大的惊吓,恐惧不已。)
赏析:
这首诗通过孙悟空与东海龙宫的斗争,展现了他的强大力量和非凡本领。诗中通过对孙悟空动作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他的威猛和智慧。同时,通过对东海龙宫的描述,展现了其豪华和神秘。整体语言生动形象,富有画面感,让人读后仿佛置身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