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执着如意棒,径登森罗殿上,正中间南面坐下。十王即命掌案的判官取出文簿来查。那判官不敢怠慢,便到司房里,捧出五六簿文书并十类簿子,逐一查看。皞虫、毛虫、羽虫、昆虫、鳞介之属,俱无他名。又看到猴属之类,原来这猴似人相,不入人名;似甗虫,不居国界;似走兽,不伏麒麟管;似飞禽,不受凤凰辖。另有个簿子,悟空亲自检阅,直到那魂字一千三百五十号上,方注着孙悟空名字,乃天产石猴,该寿三百四十二岁,善终。悟空道:“我也不记寿数几何,且只消了名字便罢,取笔过来!”那判官慌忙捧笔,饱掭浓墨。悟空拿过簿子,把猴属之类,但有名者一概勾之。螟下簿子道:“了帐,了帐!今番不伏你管了!”一路棒打出幽冥界。那十王不敢相近,都去翠云宫,同拜地藏王菩萨,商量启表,奏闻上天,不在话下。
诗句
悟空执着如意棒,径登森罗殿上,正中间南面坐下。十王即命掌案的判官取出文簿来查。那判官不敢怠慢,便到司房里,捧出五六簿文书并十类簿子,逐一查看。皞虫、毛虫、羽虫、昆虫、鳞介之属,俱无他名。又看到猴属之类,原来这猴似人相,不入人名;似甗虫,不居国界;似走兽,不伏麒麟管;似飞禽,不受凤凰辖。另有个簿子,悟空亲自检阅,直到那魂字一千三百五十号上,方注着孙悟空名字,乃天产石猴,该寿三百四十二岁,善终。悟空道:“我也不记寿数几何,且只消了名字便罢,取笔过来!”那判官慌忙捧笔,饱掭浓墨。悟空拿过簿子,把猴属之类,但有名者一概勾之。螟下簿子道:“了帐,了帐!今番不伏你管了!”一路棒打出幽冥界。那十王不敢相近,都去翠云宫,同拜地藏王菩萨,商量启表,奏闻上天,不在话下。
译文
孙悟空拿着如意金箍棒,直接登上了森罗殿的最高处,坐在南面的宝座上。十位王侯立刻命令掌管刑案的判官取出了所有的卷宗来查验。判官不敢怠慢,立即来到司房里,拿出了好几本卷宗和各种类别的簿册,一一进行检查。这些动物包括昆虫、植物、鸟类、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等都没有其他名称。当看到猴子的分类时,它看起来像人的形状,所以不属于人类的名字;它有点像甗虫,但不占据国家的边界;它像野兽一样行动,却不听从麒麟的管理;它像是飞禽,却不受到凤凰的管制。还有一个特殊的卷宗,孙悟空亲自翻阅,直到编号为1350的魂字名下,才在卷宗上写下自己的名字——那是一只天降的石猴,应该活三百四十二岁,寿命很长。孙悟空说:“我不记得自己的寿命有多长了,现在只要求去掉这个名字就好了,拿笔过来吧。”然后判官赶紧拿起笔,蘸了蘸墨水。孙悟空接过卷宗,把所有属于猴子的类别全部勾掉。接着判官说道:“好了,好了!这次不再管理你了。”于是孙悟空一路棒打,直接走出了幽冥界。十王都不敢靠近孙悟空,都去了翠云宫,一起拜见地藏王菩萨商议事情。具体的事情不再详细叙述。
注释
- 悟空:指《西游记》中的主角孙悟空,一个拥有神奇力量的猴子。
- 森罗殿上:指佛教中用于审判善恶的神圣场所。
- 十王:佛教中指代地狱里的十个统治者,负责审理亡魂之事的官员。
- 掌案的判官:负责记录生死簿籍的官员。
- 螟下簿子:一种用来记录和审查亡魂信息的簿册。
- 地藏王菩萨:佛教中的一位菩萨,通常与阴间事务相关联。
- 启表:向上级报告或请求批准的动作。
- 天产石猴:孙悟空是天生就有的石猴,非后天修炼所得。
- 寿三百四十二岁:孙悟空的寿命很长,达到了三百四十二岁。
- 善终:形容生活过得幸福美满。
- 掌案的判官:负责记录生死簿籍的官员。
- 掌案的判官:在此处可能是对“掌案的判官”的一种戏谑或者误用表达方式。
- 螟下簿子:一种用来记录和审查亡魂信息的簿册。
- 翠云宫:佛教中的一座寺庙,可能位于中国的某个地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孙悟空在森罗殿上处理亡魂事宜的情景,展现了他强大的力量以及他在宗教和神话世界中的地位。诗中通过对话展示了孙悟空的智慧和果断,同时也表现了他对于生死的淡然态度和对自由的向往。整首诗歌结构紧凑,语言简练,通过具体的事件传达了深远的道理和文化内涵,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富有哲理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