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一年,他死了,将一洞的家当,尽归我受用。在此日久年深,没有个赡身的勾当,只是依本等吃人度日。万望菩萨恕罪。”菩萨道:“古人云,若要有前程,莫做没前程。你既上界违法,今又不改凶心,伤生造孽,却不是二罪俱罚?”那怪道:“前程前程,若依你,教我嗑风!常言道,依着官法打杀,依着佛法饿杀。去也,去也!还不如捉个行人,肥腻腻的吃他家娘!管什么二罪三罪,千罪万罪!”菩萨道:“人有善愿,天必从之。汝若肯归依正果,自有养身之处。世有五谷,尽能济饥,为何吃人度日?”怪物闻言,似梦方觉,向菩萨施礼道:“我欲从正,奈何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菩萨道:“我领了佛旨,上东土寻取经人。你可跟他做个徒弟,往西天走一遭来,将功折罪,管教你脱离灾瘴。”那怪满口道:“愿随,愿随!”菩萨才与他摩顶受戒,指身为姓,就姓了猪,替他起了法名,就叫做猪悟能。遂此领命归真,持斋把素,断绝了五荤三厌,专候那取经人。
诗句:
- 不上一年,他死了,将一洞的家当,尽归我受用。在此日久年深,没有个赡身的勾当,只是依本等吃人度日。万望菩萨恕罪。”
译文:
- 还不到一年,他就死了,把整个山洞的财物全都归我享用。在这么多年的岁月里,我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只能依靠原来的手段,靠杀人为生。希望菩萨能够原谅我的罪行。
注释:
- “不上一年”: 不到一年的时间。
- “他死了”: 这里指代前面提到的“那怪”。
- “将一洞的家当”: 全部占有了山洞里的财物。
- “依本等吃人度日”: 依靠以前的方法,靠杀生来生存。
- “万望菩萨恕罪”: 祈求菩萨能原谅他的罪行。
- “依着官法打杀,依着佛法饿杀”: 按照官府的法律,应该被打死;按照佛教的教义,应该饿死。
- “嗑风”: 这里可能是指“吃风”,即靠吹风维生。
- “常言道,依着官法打杀,依着佛法饿杀”: 这是古人的话,意思是说,按照法律应该被打死,但依照佛理应该饿死。
- “去也,去也!”: 表示放弃这种生活方式,愿意改过自新。
- “不如捉个行人,肥腻腻的吃他家娘!”: 认为捉住一个行人比吃人要好得多。
- “管什么二罪三罪,千罪万罪!”: 对于各种罪行都无所谓,因为他认为这些罪行已经累积太多。
- “人有善愿,天必从之”: 这是佛教中的一种思想,意为人们如果怀有善意,上天也会回应。
- “你既上界违法,今又不改凶心,伤生造孽,却不是二罪俱罚?”: 这是对前文的描述,强调他已经触犯了天条,现在又不愿意改邪归正,继续伤害生命造业,这是他犯下的双重错误。
- “前程前程,若依你,教我嗑风!常言道,依着官法打杀,依着佛法饿杀。去也,去也!”: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前途的无奈和绝望。
- “菩萨道:“古人云,若要有前程,莫做没前程”: 这是对菩萨话语的解释,强调要选择有前途的道路。
- “你既上界违法,今又不改凶心,伤生造孽,却不是二罪俱罚?”: 这是对前文的描述,强调他已经触犯了天条,现在又不愿意改邪归正,继续伤害生命造业,这是他犯下的双重错误。
- “菩萨道:“我领了佛旨,上东土寻取经人。你可跟他做个徒弟,往西天走一遭来,将功折罪,管教你脱离灾瘴。”: 这是对菩萨话语的解释,说明菩萨愿意帮助他改过自新。
- “那怪满口道:“愿随,愿随!”: 这是对前文的回应,表达了对菩萨承诺的认同和接受。
- “菩萨才与他摩顶受戒,指身为姓,就姓了猪,替他起了法名,就叫做猪悟能。”: 这是对菩萨教诲的执行,表明了对佛法的信仰和皈依。
- “遂此领命归真,持斋把素,断绝了五荤三厌,专候那取经人。”: 这是对未来行为的规划和展望,表明了决心跟随佛法,净化心灵。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妖怪与菩萨的对话,展现了妖怪悔过自新的渴望和过程。诗中的关键词“前程”、“佛法”和“悔过自新”贯穿全文,体现了修行者和信徒在面对道德和信仰冲突时的心理变化。通过对妖精形象的刻画和对菩萨慈悲的描绘,诗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