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讲处,有那司香巡堂官急奏唐王道:“法师正讲谈妙法,被两个疥癞游僧,扯下来乱说胡话。”王令擒来,只见许多人将二僧推拥进后法堂。见了太宗,那僧人手也不起,拜也不拜,仰面道:“陛下问我何事?”唐王却认得他,道:“你是前日送袈裟的和尚?”菩萨道:“正是。”太宗道:“你既来此处听讲,只该吃些斋便了,为何与我法师乱讲,扰乱经堂,误我佛事?”菩萨道:
“你那法师讲的是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脱苦,寿身无坏。”太宗正色喜问道:“你那大乘佛法,在于何处?”菩萨道:“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太宗道:“你可记得么?”
菩萨道:“我记得。”太宗大喜道:“教法师引去,请上台开讲。”
诗句
- “正讲处,有那司香巡堂官急奏唐王”:正在讲述的时候,有一个负责管理香料的官员急忙向唐王报告。
- “法师正讲谈妙法,被两个疥癞游僧,扯下来乱说胡话”:法师在讲述佛法时,被两个疥癞和尚强行拉扯下来,开始胡言乱语。
- “陛下问我何事?”:唐王问僧人他来此的目的。
- “你既来此处听讲,只该吃些斋便了,为何与我法师乱讲,扰乱经堂,误我佛事?”:唐王责备僧人,说他来这里只是为了听经,却打扰了正常的佛教活动。
- “菩萨道:“你那法师讲的是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脱苦,寿身无坏。””:观音菩萨解释了她来的原因和她的教义。
- “太宗正色喜问道:“你那大乘佛法,在于何处?””:唐太宗询问菩萨的大乘佛法在哪里。
- “你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菩萨承诺能解决各种冤屈和消除灾难。
- “你可记得么?”:询问菩萨是否还记得她的教诲。
- “我记得。”:表示确认自己记得观音菩萨的教诲。
- “太宗大喜道:‘教法师引去,请上台开讲。’”:唐太宗非常高兴,命令法师引路,并要求法师上台继续讲解。
译文
- 正当讲经的时候,有一位负责香炉管理的官员急匆匆地向唐王报告。
- 当法师正在讲解精妙的佛法时,两名疥疮病患的和尚强行把他拖拽下来,开始胡言乱语。
- 唐王问他来此的目的。
- “你既然在这里听经,应该吃些素食就好了,为什么和我法师胡言乱语,扰乱了寺庙中的经堂,耽误了我的佛事?” 唐王质问僧人。
- 观音菩萨解释说:”你的师傅讲的只是小乘教法,无法帮助死者升天。我的大乘佛法有三藏经典,能够解救亡魂脱离痛苦,让亡者的生命得以延续不坏。”
- 唐太宗好奇地问:”你那大乘佛法究竟藏在哪里?”
- 菩萨回答:”我能解开所有的冤仇,消除一切无谓的灾祸。”
- 唐王询问:”你可记得这些教诲?”
- 菩萨确认:”我记得。”
- 唐太宗高兴地说:”让法师带你走,请你上前来继续讲经吧。”
赏析
这是一段描述唐僧(玄奘)在西天取经的路上遇到一位观音菩萨的故事。观音菩萨为了解救因听错佛法而陷入困境的僧人,特地现身说法,用其大乘佛法化解了僧人的误会,并指引他继续完成取经的任务。故事展示了观音菩萨的智慧与慈悲,以及她在关键时刻出现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佛教中对于佛法传播和理解的重视,以及佛法无边的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