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夸赞不尽,道:“太保真山神也!”伯钦道:“有何本事,敢劳过奖?这个是长老的洪福。去来!赶早儿剥了皮,煮些肉,管待你也。”他一只手执着叉,一只手拖着虎,在前引路。三藏牵着马,随后而行,迤逶行过山坡,忽见一座山庄。那门前真个是:参天古树,漫路荒藤。万壑风尘冷,千崖气象奇。一径野花香袭体,数竿幽竹绿依依。草门楼,篱笆院,堪描堪画;石板桥,白土壁,真乐真稀。秋容萧索,爽气孤高。道旁黄叶落,岭上白云飘。疏林内山禽聒聒,庄门外细犬嘹嘹。伯钦到了门首,将死虎掷下,叫:“小的们何在?”只见走出三四个家僮,都是怪形恶相之类,上前拖拖拉拉,把只虎扛将进去。伯钦吩咐教:“赶早剥了皮,安排将来待客。”复回头迎接三藏进内。彼此相见,三藏又拜谢伯钦厚恩怜悯救命,伯钦道:“同乡之人,何劳致谢。”坐定茶罢,有一老妪,领着一个媳妇,对三藏进礼。伯钦道:“此是家母、山妻。”三藏道:“请令堂上坐,贫僧奉拜。”老妪道:“长老远客,各请自珍,不劳拜罢。”伯钦道:“母亲呵,他是唐王驾下差往西天见佛求经者。适间在岭头上遇着孩儿,孩儿念一国之人,请他来家歇马,明日送他上路。”老妪闻言,十分欢喜道:“好!好!好!就是请他,不得这般,恰好明日你父亲周忌,就浼长老做些好事,念卷经文,到后日送他去罢。”这刘伯钦,虽是一个杀虎手,镇山的太保,他却有些孝顺之心,闻得母言,就要安排香纸,留住三藏。

《西游记·第十三回 · 陷虎穴金星解厄 双叉岭伯钦留僧》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一部分,由唐代作家吴承恩所著。该部分描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的途中,遇到了一位勇猛的太保刘伯钦及其家丁帮助的情景。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三藏夸赞不尽,道:“太保真山神也!”
  • “三藏”指的是唐玄奘(即唐僧),“夸奖”表示称赞;“太保”是对刘伯钦的尊称。整句意为唐僧称赞刘伯钦如同山中的神灵一般英勇。
  1. 伯钦道:“有何本事,敢劳过奖?这个是长老的洪福。”
  • 刘伯钦谦虚地回应,说自己没有特别的本事,这归功于唐法师的洪福。
  1. 他去来!赶早儿剥了皮,煮些肉,管待你也。
  • 这里使用“去来”是一种古汉语口语,意指快点、尽快的意思。
  1. 他一只手执着叉,一只手拖着虎,在前引路。
  • 这句话描述的是刘伯钦用手中的叉子和老虎一同前进,展现出他的勇敢和领导力。
  1. 三藏牵着马,随后而行,迤逶行过山坡,忽见一座山庄。
  • “迤逶”形容曲折前行的样子;“山庄”指的是山中的房子或庄园。
  1. 那门前真个是:参天古树,漫路荒藤。
  • “真个”表示确实如此;“参天古树”,高大挺拔的树木;“漫路荒藤”,遍地都是缠绕的野草。
  1. 万壑风尘冷,千崖气象奇。
  • “万壑”指无数山谷;“风尘冷”形容山谷间风大而寒冷;“千崖”,指连绵不绝的山崖;“气象奇”描绘山中景象奇特多变。
  1. 一径野花香袭体,数竿幽竹绿依依。
  • “一径”指一条小路;“野花”散发着香气扑鼻;“幽竹”是指长着竹子的地方,绿色葱郁。
  1. 草门楼,篱笆院,堪描堪画;石板桥,白土壁,真乐真稀。
  • “草门楼”和“篱笆院”是简陋但别有情趣的住所;“堪描堪画”意味着非常美丽,值得细细描绘。
  1. 秋容萧索,爽气孤高。
  • “秋容”指的是秋天的景色;“萧索”形容荒凉凄凉;“爽气孤高”则形容景色清新、高远。
  1. 道旁黄叶落,岭上白云飘。
  • “道旁”指道路旁边;“黄叶落”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岭上”指山上;“白云飘”表现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意境。
  1. 疏林内山禽聒聒,庄门外细犬嘹嘹。
  • “疏林内”是指树林中;“山禽”泛指山林中的小鸟;“细犬嘹嘹”描述的是庄门外小犬欢快地叫唤的声音。
  1. 伯钦到了门首,将死虎掷下,叫:“小的们何在?”
  • “小的们”是对家僮们的称呼;“掷下”是将老虎扔在地上;“呼”在这里是呼唤的意思。
  1. 只见走出三四个家僮,都是怪形恶相之类,上前拖拖拉拉,把只虎扛将进去。
  • “怪形恶相之类”形容家僮们相貌怪异;“拖拖拉拉”描绘家僮们动作迟缓的样子;“把只虎扛将进去”说明家僮们把老虎抬进了屋内。
  1. 伯钦吩咐教:“赶早剥了皮,安排将来待客。”
  • “剥了皮”是指准备剥下老虎的皮;“安排”指的是做好准备工作;“待客”意味着招待客人。
  1. 复回头迎接三藏进内。
  • “复回头”表示再次回头看;“迎”是接待的意思;“三藏”指唐玄奘。
  1. 彼此相见,三藏又拜谢伯钦厚恩怜悯救命,伯钦道:“同乡之人,何劳致谢。”
  • “彼此相见”指双方见面问候;“又拜谢”表示再次感谢;“厚恩怜悯救命”是对刘伯钦的感激之情;“同乡之人,何劳致谢”表明刘伯钦认为没有必要感谢。
  1. 坐定茶罢,有一老妪,领着一个媳妇,对三藏进礼。
  • “坐定茶罢”指的是坐下来喝茶;“有一老妪”是指一位年迈的妇人;“领着一个媳妇”指带着一个媳妇一起;“对三藏进礼”是指向三藏行礼。
  1. 伯钦道:“此是家母、山妻。”三藏道:“请令堂上坐,贫僧奉拜。”老妪道:“长老远客,各请自珍,不劳拜罢。”
  • “家母、山妻”是指刘伯钦的母亲和妻子;“请令堂上坐”是指邀请母亲和妻子坐下;“各请自珍”表示各自珍惜自己;“不劳拜罢”意味着不用再次行礼。
  1. 伯钦道:“母亲呵,他是唐王驾下差往西天见佛求经者。适间在岭头上遇着孩儿,孩儿念一国之人,请他来家歇马,明日送他上路。”老妪闻言,十分欢喜道:“好!好!好!就是请他,不得这般,恰好明日你父亲周忌,就浼长老做些好事,念卷经文,到后日送他去罢。”
  • “唐王”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适间在岭头上遇着孩儿”是指在路上遇到刘伯钦的儿子;“念一国之人”,即为国家做贡献的人,指三藏;“请他来家歇马”,指邀请三藏在家中休息并住宿;“明日送他上路”,指安排好明天送三藏出发的事情。

赏析

这段文本通过丰富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刘伯钦的孝顺之心以及他对唐玄奘的尊敬和热情款待。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物关系的细腻刻画,不仅展示了古代社会的风俗人情,还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貌。同时,文本中蕴含了浓厚的道德教育意义,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保持善良和谦逊的品质,以及对长辈的尊敬和孝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