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明日留他住一日,你就穿他一日,留他住十日,你就穿他十日便罢了。何苦这般痛哭?”老僧道:“纵然留他住了半载,也只穿得半载,到底也不得气长。他要去时只得与他去,怎生留得长远?”
正说话处,有一个小和尚名唤广智,出头道:“公公,要得长远也容易。”老僧闻言,就欢喜起来道:“我儿,你有甚么高见?”广智道:“那唐僧两个是走路的人,辛苦之甚,如今已睡着了。我们想几个有力量的,拿了枪刀,打开禅堂,将他杀了,把尸首埋在后园,只我一家知道,却又谋了他的白马、行囊,却把那袈裟留下,以为传家之宝,岂非子孙长久之计耶?”老和尚见说,满心欢喜,却才揩了眼泪道:“好!好!好!此计绝妙!”即便收拾枪刀。内中又有一个小和尚,名唤广谋,就是那广智的师弟,上前来道:“此计不妙。若要杀他,须要看看动静。那个白脸的似易,那个毛脸的似难。万一杀他不得,却不反招己祸?
诗句:
译文:
明天我留下他住一天,你穿着他一天,再住十天,你就穿他十天就算了,何必这样悲伤呢?
注释:
- 明日:指明天。
- 留他住一日:让你穿着他的衣服住一天。
- 穿他一日:穿着他的衣服一天。
- 留他住十日:让他继续住在寺庙里十天。
- 何苦这般痛哭:为什么要这样哭呢?
- 纵然留他住了半载:即使让他住在庙里一个月。
- 也只穿得半载:也只是穿了一个月而已。
- 到底也不得气长:到底也不会长久。
- 你要去:你打算离开。
- 只得与他去:只能和他一起走了。
- 怎生留得长远:怎么能留住他呢?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古代僧人面对困境时的焦虑和无奈。老僧在面临是否留下一个可能危及自己生命的和尚时,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一方面,他不想伤害这位行走辛苦的和尚;另一方面,他又无法忍受自己的利益受损,尤其是考虑到袈裟作为传家之宝的价值。这首诗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老僧的担忧和最终的决定过程,同时也揭示了人性中的自私和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