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洞口,只见守洞小妖,都有些认得道:凌虚仙长来了。”一边传报,一边接引。那妖早已迎出二门道:“凌虚,有劳仙驾珍顾,蓬荜有辉。”菩萨道:“小道敬献一粒仙丹,敢称千寿。”他二人拜毕,方才坐定,又叙起他昨日之事。菩萨不答,连忙拿丹盘道:“大王,且见小道鄙意。”觑定一粒大的,推与那妖道:“愿大王千寿!”那妖亦推一粒,递与菩萨道:“愿与凌虚子同之。”让毕,那妖才待要咽,那药顺口儿一直滚下。现了本相,理起四平,那妖滚倒在地。菩萨现相,问妖取了佛衣,行者早已从鼻孔中出去。菩萨又怕那妖无礼,却把一个箍儿,丢在那妖头上。那妖起来,提枪要刺,行者、菩萨早已起在空中,菩萨将真言念起。那怪依旧头疼,丢了枪,满地乱滚。半空里笑倒个美猴王,平地下滚坏个黑熊怪。菩萨道:“孽畜!你如今可皈依么?”那怪满口道:“心愿皈依,只望饶命!”行者恐耽搁了工夫,意欲就打,菩萨急止住道:“休伤他命,我有用他处哩。”行者道:“这样怪物,不打死他,反留他在何处用哩?”菩萨道:“我那落伽山后,无人看管,我要带他去做个守山大神。”行者笑道:
诗句:
- 走到洞口,只见守洞小妖,都有些认得道:凌虚仙长来了。
译文:
当我走到洞口时,我注意到所有的看守洞口的小妖们都认识我,他们喊道:“凌虚仙长来了。”
注释:
- 凌虚:此处指“凌虚子”,是作者自喻。
- 守洞小妖:看守山洞口的妖怪。
- 都有些认得道:表示这些妖精对我有一定了解。
- 来:到来之意。
- 报:报告。
- 接引:迎接并引导。
- 迎出二门:走出山门迎接。
- 凌虚仙长:自称,意为我是一位高洁的人物。
- 珍顾:珍惜。
- 蓬荜有辉:使简陋之处增添光彩。
- 菩萨道:观音菩萨说。
- 千寿:祝福长寿。
- 拜毕:行礼结束。
- 见小道鄙意:表示愿意展示自己的诚意。
- 一粒:一颗。
- 敢称千寿:表示谦虚地称颂对方寿命很长。
- 大王:对对方的尊称。
- 敝意:谦辞,用于表示自己的心意。
- 大:这里可能是指较大的药丸或药力更强。
- 理起四平:整理好四平八稳。
- 那妖滚倒在地:指那个黑熊怪被震得晕倒。
- 现了本相:显露出原来的样子。
- 问取佛衣:询问是否要取走佛的衣服。
- 那妖早已推与那妖道:指那黑熊怪将一粒丹药推给了孙悟空,作为对他的祝福。
- 箍儿:古代道士头上戴的一种装饰品,这里可能是指头箍。
- 丢在那妖头上:把头箍扔在妖怪头上,可能意味着惩罚。
- 满地乱滚:在地上翻滚打滚。
- 半空里笑倒个美猴王:指孙悟空在空中大笑。
- 美猴王:孙悟空的美称。
- 平地下滚坏个黑熊怪:指黑熊怪在地上翻滚打滚,形象地表达了它的狼狈和无奈。
- 菩萨道:“孽畜!你如今可皈依么?”:菩萨问那黑熊怪是否愿意皈依佛门。
- “心愿皈依,只望饶命!”:表示黑熊怪愿意皈依佛法,只希望菩萨能宽恕它的生命。
- 行者恐耽搁了工夫:孙悟空担心耽误时间。
- 意欲就打:打算立刻动手。
- 菩萨急止住道:“休伤他命,我有用他处哩。”:菩萨急忙阻止孙悟空,说不要伤害妖怪性命,因为还有用处。
- 行者道:“这样怪物,不打死他,反留他在何处用哩?”:孙悟空疑惑不解地问菩萨为什么要留着这个妖怪。
- 菩萨道:“我那落伽山后,无人看管,我要带他去做个守山大神。”:菩萨解释说她要去落伽山后,没人看管,所以要带走这个妖怪做守护山神。
- 行者笑道:孙悟空笑着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孙悟空大闹黑风山,观音菩萨收伏熊罴怪的故事。诗中充满了神话色彩和幽默感,展现了孙悟空的豪放、勇敢和智慧,以及菩萨的慈悲与智慧。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