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行处,只见那山坡前,走出一个道人,手拿着一个玻璃盘儿,盘内安着两粒仙丹,往前正走,被行者撞个满怀,掣出棒,就照头一下,打得脑里浆流出,腔中血进撺。菩萨大惊道:

“你这个猴子,还是这等放泼!他又不曾偷你袈裟,又不与你相识,又无甚冤仇,你怎么就将他打死?”行者道:“菩萨,你认他不得。他是那黑熊精的朋友。他昨日和一个白衣秀士,都在芳草坡前坐讲。后日是黑精的生日,请他们来庆佛衣会。今日他先来拜寿,明日来庆佛衣会,所以我认得,定是今日替那妖去上寿。”菩萨说:“既是这等说来,也罢。”行者才去把那道人提起来看,却是一只苍狼。旁边那个盘儿底下却有字,刻道:凌虚子制。行者见了,笑道:“造化!造化!”老孙也是便益,菩萨也是省力。这怪叫做不打自招,那怪教他今日了劣。”菩萨说道:

诗句:
1 正行处,只见那山坡前,走出一个道人,手拿着一个玻璃盘儿,盘内安着两粒仙丹,往前正走,被行者撞个满怀,掣出棒,就照头一下,打得脑里浆流出,腔中血进撺。

  1. 菩萨大惊道:“你这个猴子,还是这等放泼!他又不曾偷你袈裟,又不与你相识,又无甚冤仇,你怎么就将他打死?”
  2. 行者道:“菩萨,你认他不得。他是那黑熊精的朋友。他昨日和一个白衣秀士,都在芳草坡前坐讲。后日是黑精的生日,请他们来庆佛衣会。今日他先来拜寿,明日来庆佛衣会,所以我认得,定是今日替那妖去上寿。”
  3. 菩萨说:“既是这等说来,也罢。”
  4. 行者才去把那道人提起来看,却是一只苍狼。旁边那个盘儿底下却有字,刻道:凌虚子制。
  5. 行者见了,笑道:“造化!造化!”老孙也是便益,菩萨也是省力。这怪叫做不打自招,那怪教他今日了劣。”
  6. 菩萨说道:

译文:
正当行者行走间,忽然从山坡前出现一位道人,手拿一个玻璃盘子,盘中放着两粒仙丹,正往前走。行者突然冲上去,猛地一棒击中道人的头部,顿时血流如注。观音菩萨惊讶地说:“你这个猴子,怎么这么放肆!他并没有偷你的袈裟,也和你不认识,更没有恩怨纠纷,你为什么要这样打他?”
行者辩解说:“菩萨,你怎么能认识它?它是黑熊精的朋友。昨天,他和一位白衣居士在芳草坡前一起讨论佛法。后天就是黑熊精的生辰日,他们在那里庆祝佛衣会。今天他们先去拜寿,明天再来参加佛衣会,所以我认得出来。看来今天就是他去为那妖怪送寿。”
菩萨说:“既然这样,也罢。”
行者将道人提起来查看时,发现是一只狼。旁边的盘子下面竟然刻有“凌虚子制”几个字。行者看到后,笑道:“真是天意啊!天意啊!”

注释:

  • 正行处: 正在行走的地方。
  • 山坡前: 在山坡的前面。
  • 玻璃盘儿: 一种透明的陶瓷器皿。
  • 安着两粒仙丹: 玻璃盘中放着两颗仙丹。
  • 提着棒: 拿起武器,即孙悟空手中的金箍棒。
  • 脑里浆流出: 脑袋被重击,导致脑浆迸裂流出。
  • 脑里浆流出,腔中血进撺: 脑袋被重击,导致脑浆和鲜血喷射出来。
  • 凌虚子制: 作者自制,表示某种技艺或产品是个人创造的。
  • 苍狼: 指白色的狼。
  • 白衣居士: 指穿着白色僧袍的居士,这里可能是对佛教徒的尊称。
  • 芳草坡前: 指长满芳草的山坡,可能是某个地方的名字。
  • 黑精: 指黑熊精。
  • 拜寿: 向某人表达敬意并祝福其长寿。
  • 佛衣会: 可能是指某种宗教活动或庆典。
  • 今日了劣: 意思是今天已经做了坏事。
  • 菩萨: 指的是观世音菩萨,是中国佛教中的慈悲与智慧象征。

赏析:
这首诗通过叙述孙悟空在黑风山偶遇一位自称是黑熊精朋友的道人,以及随后发生的冲突,展示了孙悟空的机智与勇敢,同时也体现了观音菩萨的慈悲与理解。诗中的语言简洁而生动,通过对人物对话和事件的详细描绘,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场景的氛围和人物的情绪。此外,诗中还巧妙地融入了一些佛教元素,如“佛衣会”和“拜寿”,增加了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整体来说,这首诗既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又不失严谨的逻辑性,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才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