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却无计策奈何,只得也回观音院里,按落云头,道声“师父”。那三藏眼儿巴巴的,正望他哩,忽见到了面前,甚喜;

又见他手里没有袈裟,又惧。问道:“怎么这番还不曾有袈裟来?”行者袖中取出个简帖儿来,递与三藏道:“师父,那怪物与这死的老剥皮,原是朋友。他着一个小妖送此帖来,还请他去赴佛衣会。是老孙就把那小妖打死,变做那老和尚,进他洞去,骗了一钟茶吃,欲问他讨袈裟看看,他不肯拿出。正坐间,忽被一个甚么巡山的,走了风信,他就与我打将起来。只斗到这早晚,不分上下。他见天晚,闪回洞去,紧闭石门。老孙无奈,也暂回来。”三藏道:“你手段比他何如?”行者道:“我也硬不多儿,只战个手平。”三藏才看了简帖,又递与那院主道:“你师父敢莫也是妖精么?”那院主慌忙跪下道:“老爷,我师父是人。只因那黑大王修成人道,常来寺里与我师父讲经,他传了我师父些养神服气之术,故以朋友相称。”行者道:“这伙和尚没甚妖气,他一个个头圆顶天,足方履地,但比老孙肥胖长大些儿,非妖精也。你看那帖儿上写着侍生熊罴,此物必定是个黑熊成精。”三藏道:“我闻得古人云,熊与猩猩相类,都是兽类,他却怎么成精?”行者笑道:“老孙是兽类,见做了齐天大圣,与他何异?大抵世间之物,凡有九窍者,皆可以修行成仙。”三藏又道:

【翻译】
孙悟空无法想出办法对付黑风山的熊罴怪,只好回到观音院按落云头,对唐僧说:“师父。”唐僧眼巴巴地等着他,看见他来了,非常高兴;但因为他手里没有袈裟,又感到害怕。问道:“怎么这次还没有袈裟来?”孙悟空从袖中取出一封简帖递给唐僧,说道:“师父,那怪物与那死的老皮囊,原来是朋友。他用一个小妖送这简帖过来,让我去赴佛衣会。老孙就把那个小妖打死,变做那老和尚,进他的洞去,骗了一钟茶喝,想看看他那件袈裟,他不拿出来。正在喝茶时,突然被一个什么巡山的小妖发现了,就和我打起来。一直打到现在,不分上下。他见天色已晚,就闪回洞穴里去了,把石门紧闭。老孙没办法,只好也暂时回来。”唐僧说:“你的手段比他还好吗?”孙悟空说:“我也差不多,只是和他打个平手。”然后唐僧才看那封简帖,又递还给那院主,问道:“你的师傅难道也是妖精吗?”那院主急忙跪下道:“老爷,我师傅是人。只因那黑大王修成人道,常到寺庙里与我师傅讲经,他传授了我这师傅一些养神服气之术,所以我们以朋友相称。”孙悟空说:“这些和尚并没有什么妖气,他们一个个头圆顶天,脚方履地,但比老孙肥胖长大些,不是妖精。你看那简帖上写着侍生熊罴,这个家伙必定是个黑熊成精。”唐僧说:“我听说古人说,熊和猩猩很像,都是野兽,但他怎么能成精呢?”孙悟空笑道:“老孙是野兽,现在已经做了齐天大圣了,和他也有什么区别?大抵世间之物,凡是有九窍的,都能修行成仙。”

【注释】

  • 行者却无计策奈何:孙悟空却无法想出办法对付黑风山的黑熊怪。
  • 只得也回观音院:只好也回到观音寺去。
  • 按落云头:收起云头,即收下云彩,表示下来。
  • 道声“师父”:向唐僧打招呼。
  • 那三藏眼儿巴巴的:唐僧眼睛都盼着孙悟空。
  • 忽见到了面前:忽然看见了他。
  • 甚喜:非常高兴。
  • 又见他手里没有袈裟:又看到他手里没有袈裟。
  • 又惧:又担心。
  • 简帖儿:一种信物。
  • 进他洞去:到黑熊怪的洞穴去找它。
  • 骗了一钟茶吃:用计谋骗取了一钟茶。
  • 欲问他讨袈裟看看:想向他要袈裟看看。
  • 不拿出来:不肯拿出来。
  • 只斗到这早晚:直到天黑还战斗不停。
  • 不分上下:不分伯仲。
  • 他见天晚,闪回洞去:他看到天色晚了,就退回洞里。
  • 只斗到这早晚,不分上下:直到天黑还战斗不停。
  • 他见天晚,闪回洞去,紧闭石门:他看到天色晚了,就退回洞里,把石门紧闭。
  • 老孙无奈,也暂回来:老孙没有办法,只好暂时回来。
  • 你这手法比他何如?:你的本领比它还好吗?
  • 我手段比他何如?:我的手段比他怎么样?
  • 大抵世间之物,凡有九窍者,皆可以修行成仙:大概是所有有九个孔的东西都可以修行成仙。

【赏析】
《西游记》是一部充满神话色彩的小说,其中许多情节都充满了奇幻色彩。此段描述了孙悟空在面对黑风山的黑熊怪时的困境以及他如何巧妙地解决这个困境。同时,这段对话展示了孙悟空的智慧和勇气,同时也反映了人类与妖怪之间的斗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