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高才入了大门,径往中堂上走,可可的撞见高太公。太公骂道:“你那个蛮皮畜生,怎么不去寻人,又回来做甚?”高才放下包伞道:“上告主人公得知,小人才行出街口,忽撞见两个和尚:一个骑马,一个挑担。他扯住我不放,问我那里去。我再三不曾与他说及,他缠得没奈何,不得脱手,遂将主人公的事情,一一说与他知。他却十分欢喜,要与我们拿那妖怪哩。”高老道:“是那里来的?”高才道:“他说是东土驾下差来的御弟圣僧,前往西天拜佛求经的。”太公道:“既是远来的和尚,怕不真有些手段。他如今在那里?”高才道:“现在门外等候。”那太公即忙换了衣服,与高才出来迎接,叫声“长老”。三藏听见,急转身,早已到了面前。那老者戴一顶乌绫巾,穿一领葱白蜀锦衣,踏一双糙米皮的犊子靴,系一条黑绿绦子,出来笑语相迎,便叫:“二位长老,作揖了。”三藏还了礼,行者站着不动。那老者见他相貌凶丑,便就不敢与他作揖。行者道:“怎么不唱老孙喏?”那老儿有几分害怕,叫高才道:“你这小厮却不弄杀我也?
诗句:
那高才入了大门,径往中堂上走,可可的撞见高太公。
译文:
那高才走进了大门,一直走向了中堂。恰好碰到了高太公。
注释:
- 那高才:指的是高才子,即《西游记》中的高老头。
- 入大门:走进家门。
- 中堂: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个部分,通常位于正厅的中心位置。
- 可可的:形容非常偶然或者意外的情况。
- 撞见高太公:突然遇见了高太公。
- 撞见:遇到,碰到。
- 太公:对老年男性的尊称。
- 骂道:责骂道。
- 蛮皮畜生:粗鲁无礼的人。
- 怎么不去寻人,又回来做甚?:你怎么不去找人呢,反而回来了?
- 放下包伞:放下了伞。
- 告主人公得知:告知主人公。
- 小人才行出街口,忽撞见两个和尚:我刚刚走出街口,就看见有两个和尚。
- 扯住我不放,问我那里去:他们抓住我不让我走,问我去哪里了。
- 我再三不曾与他说及,他缠得没奈何,不得脱手,遂将主人公的事情,一一说与他知。他却十分欢喜,要与我们拿那妖怪哩。:我多次尝试告诉他,他都不听,最后没办法了,就把主人公的事情告诉了他。他听了非常高兴,想帮助我们捉拿妖怪。
- 是那里来的?:你是从哪里来的?
- 东土驾下差来的御弟圣僧:是从东方的土地派遣来的圣僧。
- 御弟圣僧:皇帝的弟弟,这里指的就是唐僧。
- 前往西天拜佛求经的:到西方去朝拜佛教,寻求佛法真谛。
- 现:现在。
- 在门外等候:现在在门外等着。
- 太公:对老年男性的尊称。
- 忙换了衣服,与高才出来迎接,叫声“长老”。三藏听见,急转身,早已到了面前。那老者戴一顶乌绫巾,穿一领葱白蜀锦衣,踏一双糙米皮的犊子靴,系一条黑绿绦子,出来笑语相迎,便叫:“二位长老,作揖了。”三藏还了礼,行者站着不动。那老者见他相貌凶丑,便就不敢与他作揖。行者道:“怎么不唱老孙喏?”那老儿有几分害怕,叫高才道:“你这小厮却不弄杀我也?
赏析:
这首诗描述的是《西游记》中高老庄的情节。高老头在门口遇见了两位和尚,询问他们是从哪里来的,然后得知他们是来自东方的土地派遣过来的圣僧,即唐僧。高老庄的人对唐僧的到来感到非常高兴,并想要帮助唐僧捉拿妖怪。然而,唐僧却因为相貌凶恶而让高老庄的人不敢与其交谈。孙悟空则提醒高老头不要害怕,并让他与自己打招呼。最后,当唐僧与高老庄的人见面时,高老庄的人们开始尊敬地称呼他为“长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