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儿十分欢喜,才教展抹桌椅,摆列斋供。斋罢将晚,老儿问道:“要甚兵器?要多少人随?趁早好备。”行者道:“兵器我自有。”老儿道:“二位只是那根锡杖,锡杖怎么打得妖精?”行者随于耳内取出一个绣花针来,捻在手中,迎风幌了一幌,就是碗来粗细的一根金箍铁棒,对着高老道:“你看这条棍子,比你家兵器如何?可打得这怪否?”高老又道:“既有兵器,可要人跟?”行者道:“我不用人,只是要几个年高有德的老儿,陪我师父清坐闲叙,我好撇他而去。等我把那妖精拿来,对众取供,替你除了根罢。”那老儿即唤家僮,请了几个亲故朋友。一时都到,相见已毕,行者道:“师父,你放心稳坐,老孙去也。”
你看他-着铁棒,扯着高老道:“你引我去后宅子里妖精的住处看看。”高老遂引他到后宅门首,行者道:“你去取钥匙来。”高老道:“你且看看,若是用得钥匙,却不请你了。”行者笑道:“你那老儿,年纪虽大,却不识耍。我把这话儿哄你一哄,你就当真。”走上前,摸了一摸,原来是铜汁灌的锁子。狠得他将金箍棒一捣,捣开门扇,里面却黑洞洞的。行者道:“老高,你去叫你女儿一声,看他可在里面。”那老儿硬着胆叫道:“三姐姐!”那女儿认得是他父亲的声音,才少气无力的应了一声道:
诗句
老儿十分欢喜,才教展抹桌椅,摆列斋供。斋罢将晚,老儿问道:“要甚兵器?要多少人随?趁早好备。”行者道:“兵器我自有。”老儿道:“二位只是那根锡杖,锡杖怎么打得妖精?”行者随于耳内取出一个绣花针来,捻在手中,迎风幌了一幌,就是碗来粗细的一根金箍铁棒,对着高老道:“你看这条棍子,比你家兵器如何?可打得这怪否?”高老又道:“既有兵器,可要人跟?”行者道:“我不用人,只是要几个年高有德的老儿,陪我师父清坐闲叙,我好撇他而去。等我把那妖精拿来,对众取供,替你除了根罢。”那老儿即唤家僮,请了几个亲故朋友。一时都到,相见已毕,行者道:“师父,你放心稳坐,老孙去也。”
译文与注释
诗句1: “老儿十分欢喜,才教展抹桌椅,摆列斋供。”
- 注释: 老者非常高兴,开始布置餐桌和摆放食物。
诗句2: “斋罢将晚,老儿问道:“要甚兵器?要多少人随?趁早好备。””
- 注释: 用餐完毕时天色已晚,老者问道需要什么样的武器以及需要多少人陪同。
诗句3: “行者道:“兵器我自有。””
- 注释: 孙悟空说他已经准备好自己的兵器了。
诗句4: “老儿道:“二位只是那根锡杖,锡杖怎么打得妖精?””
- 注释: 老者询问孙悟空是否可以用他的锡杖打败妖怪。
诗句5: “行者随于耳内取出一个绣花针来,捻在手中,迎风幌了一幌,就是碗来粗细的一根金箍铁棒,对着高老道:“你看这条棍子,比你家兵器如何?可打得这怪否?””
- 注释: 孙悟空从耳朵里拿出一个绣花针并握在手中,摇动后变成一条碗口粗的金色铁棒,向老者展示其威力。
诗句6: “高老又道:“既有兵器,可要人跟?””
- 注释: 老者询问是否需要其他人陪同。
诗句7: “行者道:“我不用人,只是要几个年高有德的老儿,陪我师父清坐闲叙,我好撇他而去。等我把那妖精拿来,对众取供,替你除了根罢。””
- 注释: 孙悟空表示不需要人陪同,只需要一些年纪大、有德行的老人陪他一起坐着谈话,他会独自把妖怪带来,然后为老者除掉祸害。
诗句8: “那老儿即唤家僮,请了几个亲故朋友。一时都到,相见已毕,行者道:“师父,你放心稳坐,老孙去也。””
- 注释: 老者叫来了仆人并邀请了一些旧友,当他们到来之后,孙悟空告诉老者可以放心,他将独自前去完成任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孙悟空在高老庄帮助唐僧脱困的故事。孙悟空展示了他的神通广大,能够轻易地使用金箍棒打败妖精,并且不需要其他人的帮助。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孙悟空不仅勇敢而且智谋过人,同时也体现了师徒之间深厚的信任和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