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了白马,三藏骑着;行者肩担铁棒,前面引路。一行三众,辞别高老及众亲友,投西而去。有诗为证,诗曰:满地烟霞树色高,唐朝佛子苦劳劳。饥餐一钵千家饭,寒着千针一衲袍。意马胸头休放荡,心猿乖劣莫教嚎。情和性定诸缘合,月满金华是伐毛。

三众进西路途,有个月平稳。行过了乌斯藏界,猛抬头见一座高山。三藏停鞭勒马道:“悟空、悟能、前面山高,须索仔细,仔细。”八戒道:“没事。这山唤做浮屠山,山中有一个乌巢禅师,在此修行,老猪也曾会他。”三藏道:“他有些甚么勾当?”

八戒道:“他倒也有些道行。他曾劝我跟他修行,我不曾去罢了。”师徒们说着话,不多时,到了山上。好山!但见那:山南有青松碧桧,山北有绿柳红桃。闹聒聒,山禽对语;舞翩翩,仙鹤齐飞。香馥馥,诸花千样色;青冉冉,杂草万般奇。涧下有滔滔绿水,崖前有朵朵祥云。真个是景致非常幽雅处,寂然不见往来人。那师父在马上遥观,见香桧树前,有一柴草窝。左边有麋鹿衔花,右边有山猴献果。树梢头,有青鸾彩凤齐鸣,玄鹤锦鸡咸集。八戒指道:“那不是乌巢禅师!”三藏纵马加鞭,直至树下。

《西游记·第十九回 ·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译文:
背了白马,三藏骑着;行者肩担铁棒,在前面引路。一行三众,辞别高老及众亲友,投西而去。有诗为证,诗曰:满地烟霞树色高,唐朝佛子苦劳劳。饥餐一钵千家饭,寒着千针一衲袍。意马胸头休放荡,心猿乖劣莫教嚎。情和性定诸缘合,月满金华是伐毛。

注释:

  1. 满地烟霞树色高 - 描述景色美丽,烟雾缭绕,树木苍翠。
  2. 唐朝佛子苦劳劳 - 指唐僧(三藏)是一位辛勤的僧侣,为了佛法而不懈努力。
  3. 饥餐一钵千家饭 - 形容修行僧过着简朴的生活,靠化缘吃饭。
  4. 寒着千针一衲袍 - 形容僧人身穿的粗布僧袍,虽然单薄但保暖。
  5. 意马胸头休放荡 - 意指不要让欲望(马)过于放纵,控制好自己的心念。
  6. 心猿乖劣莫教嚎 - 心猿即孙悟空,提醒他保持冷静理智,不要随意发怒。
  7. 情和性定诸缘合 - 强调内心的平静和对佛法的理解能够使一切外在条件得到和谐。
  8. 月满金华是伐毛 - 暗示在月圆之夜,一切烦恼都得以解决。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师徒三人西行路上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宁静、简朴、追求内心平和的境界。诗中通过描绘自然美景与修行僧的生活,展现了佛教徒的清苦生活与内心世界的丰富。同时,诗中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修行者应如何面对外界诱惑和内心波动的思考。整体而言,该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对《西游记》中师徒西行故事的一种艺术表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