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那老儿才引个少年,拿一个板盘儿,托三杯清茶来献。茶罢,又吩咐办斋。那少年又拿一张有窟窿无漆水的旧桌,端两条破头折脚的凳子,放在天井中,请三众凉处坐下。三藏方问道:“老施主,高姓?”老者道:“在下姓王。”“有几位令嗣?”
道:“有两个小儿,三个小孙。”三藏道:“恭喜,恭喜。”又问:“年寿几何?”道:“痴长六十一岁。”行者道:“好!好!好!花甲重逢矣。”三藏复问道:“老施主,始初说西天经难取者,何也?”老者道:“经非难取,只是道中艰涩难行。我们这向西去,只有三十里远近,有一座山,叫做八百里黄风岭,那山中多有妖怪。故言难取者,此也。若论此位小长老,说有许多手段,却也去得。”
行者道:“不妨!不妨!有了老孙与我这师弟,任他是甚么妖怪,不敢惹我。”正说处,又见儿子拿将饭来,摆在桌上,道声“请斋。”三藏就合掌讽起斋经,八戒早已吞了一碗。长老的几句经还未了,那呆子又吃彀三碗。行者道:“这个馕糠!好道撞着饿鬼了!”那老王倒也知趣,见他吃得快,道:“这个长老,想着实饿了,快添饭来。”那呆子真个食肠大,看他不抬头,一连就吃有十数碗。三藏、行者俱各吃不上两碗,呆子不住,便还吃哩。
诗句
1 只见那老儿才引个少年,拿一个板盘儿,托三杯清茶来献。
- 注释:只见那位老者刚刚带着一位年轻人,拿着一个盘子,端着三杯清茶前来献礼。
- 赏析:这一句描绘了一幅温馨和谐的场景,老者和年轻人之间的互动体现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 茶罢,又吩咐办斋。
- 注释:茶喝完后,他还吩咐准备斋饭。
- 赏析:这里暗示了老者对行者等人的款待,不仅仅限于提供茶水,更提供了饮食,体现了他的好客与关心。
- 那少年又拿一张有窟窿无漆水的旧桌,端两条破头折脚的凳子,放在天井中,请三众凉处坐下。
- 注释:那个少年拿了一张有洞没有上漆的旧桌子,端着两条破损头部折断脚的凳子,把它们放在天井中,请唐僧师徒三人在凉快的地方坐下来。
- 赏析:通过使用破旧的物品来表达对客人的一种谦卑和尊重的态度,同时也反映出老者的节俭和朴素。
- 三藏方问道:“老施主,高姓?”
- 注释:唐僧方才问道:“这位施主,您姓什么?”
- 赏析:这是一个非常礼貌的问候,表明了唐僧对老者的尊敬。
- 老者道:“在下姓王。”
- 注释:老者回答说:“我姓王。”
- 赏析:简短的回答展现了老者的坦诚和直率。
- **有几位令嗣?”
- 注释:还有几个儿子吗?
- 赏析:这里询问是否有更多的家庭成员,表达了对老者家庭情况的好奇。
- 道:“有两个小儿,三个小孙。”
- 注释:他说有“两个儿子,三个孙子”。
- 赏析:这里的回答展示了老者的家庭结构,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家庭的珍视。
- 三藏道:“恭喜,恭喜。”又问:“年寿几何?”
- 注释:唐僧说:“恭喜你,恭喜你。”然后又问:“您的年龄多大?”
- 赏析:通过对老者的祝福,显示出对他长寿的美好祝愿。
- 道:“痴长六十一岁。”
- 注释:他回答说:“我虚度了六十一岁。”
- 赏析:这里展现了老者对于自己年龄的淡然态度,以及他对过去的反思。
- 行者道:“好!好!好!花甲重逢矣。”
- 注释:孙悟空笑道:“太好了!太妙了!真是太棒了!”
- 赏析:这是孙悟空对老者长寿的祝贺,同时他也借此机会表达了对老者的敬意。
- 三藏复问道:“老施主,始初说西天经难取者,何也?”
- 注释:三藏重新问道:“老施主,最初你提到西天取经困难的原因是什么?”
- 赏析:这里的对话展示了三藏对取经困难的关注和疑问,反映了他作为取经人的决心和求知欲。
- 老者道:“经非难取,只是道中艰涩难行。”我们这向西去,只有三十里远近,有一座山,叫做八百里黄风岭,那山中多有妖怪。故言难取者,此也。若论此位小长老,说有许多手段,却也去得。”
- 注释:老者回答说:“取经并不难,只是路途中有很多艰难险阻。”他们这向西去的距离大约只有三十里,附近就有座山,叫做八百里黄风岭,那里的妖怪特别多。所以这样说取经是困难的,因为小长老说过他有办法对付这些妖怪。
- 赏析:这里详细解释了取经困难的原因,并提到了小长老的应对策略,展现了他们对旅途的理解和准备。
- 行者道:“不妨!不妨!有了老孙与我这师弟,任他是甚么妖怪,不敢惹我。”正说处,又见儿子拿将饭来,摆在桌上,道声“请斋。”三藏就合掌讽起斋经,八戒早已吞了一碗。长老的几句经还未了,那呆子又吃彀三碗。
- 注释:孙悟空说:“没关系!没关系!有了我和我的师弟,即使是最厉害的妖怪也不敢惹我。”正当说话时,儿子拿来了饭,放在桌子上,喊道“请吃饭”,三藏合掌念起了斋经,猪八戒已经吃了一碗。长老还没说完经文,猪八戒已经又吃了三碗。
- 赏析:这里描述了师徒四人在老者家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他们与老者一家的和谐关系和日常生活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