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哭!莫哭!你不知那姓孙的,也是个太乙散仙,也曾大闹天宫,神通广大。既然打倒了宝树,你可认得那些和尚?”清风道:

“都认得。”大仙道:“既认得,都跟我来。众徒弟们,都收拾下刑具,等我回来打他。”

众仙领命。大仙与明月、清风纵起祥光,来赶三藏,顷刻间就有千里之遥。大仙在云端里向西观看,不见唐僧;及转头向东看时,倒多赶了九百余里。原来那长老一夜马不停蹄,只行了一百二十里路,大仙的云头一纵,赶过了九百余里。仙童道:

“师父,那路旁树下坐的是唐僧。”大仙道:“我已见了。你两个回去安排下绳索,等我自家拿他。”清风先回不题。

那大仙按落云头,摇身一变,变作个行脚全真。你道他怎生模样:穿一领百衲袍,系一条吕公绦。手摇-尾,渔鼓轻敲。

诗句翻译及注释:

  • “莫哭!莫哭!你不知那姓孙的,也是个太乙散仙,也曾大闹天宫,神通广大。既然打倒了宝树,你可认得那些和尚?” (清风问)
  • 译文:”不要哭泣!你还不知道,那个姓孙的,也是一个太乙散仙,曾经大闹过天宫,他的神通非常广大。既然他能够打败宝树,你也应该认识那些和尚吗?” (清风问)
  • “都认得。” (大仙回答)
  • 译文:”他们都认识。” (大仙回答)
  • “既认得,都跟我来。众徒弟们,都收拾下刑具,等我回来打他。” (大仙命令)
  • 译文:”既然你们都认识了,那就跟我来吧。所有的徒弟们,准备一下刑具,等我从西方回来,我要惩罚他们。” (大仙命令)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取经路上的大师兄孙悟空(孙行者)与镇元大仙之间的对话,展现了一段关于师徒四人和神仙妖怪斗智斗勇的故事。镇元大仙作为一位太乙散仙,曾大闹天宫,显示出他非凡的法力。当唐僧师徒被追赶时,镇元大仙不仅展示了自己强大的神通,还利用智慧和机智,在云中观察唐僧的位置,从而巧妙地避开了直接的冲突,展现了他的聪明和机智。此外,大仙的行踪变化为一个全真道士的形象,增加了故事的神秘色彩,也体现了他多变的性格特点。这首诗通过对这段精彩情节的叙述,反映了古代文学作品中常见的神话元素以及人物性格的塑造,同时也传达了正义与邪恶斗争的主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