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下马来,莫教走路的人,看见笑你,权在山坡下藏风聚气处,歇歇再走。”
不说他师徒在路暂住。且说那大仙,天明起来,吃了早斋,出在殿上,教拿鞭来:“今日却该打唐三藏了。”那小仙轮着鞭,望唐僧道:“打你哩。”那柳树也应道:“打么。”乒乓打了三十。
轮过鞭来,对八戒道:“打你哩。”那柳树也应道:“打么。”及打沙僧,也应道“打么。”及打到行者,那行者在路,偶然打个寒噤道:“不好了!”三藏问道:“怎么说?”行者道:“我将四颗柳树变作我师徒四众,我只说他昨日打了我两顿,今日想不打了。却又打我的化身,所以我真身打噤,收了法罢。”那行者慌忙念咒收法。
你看那些道童害怕,丢了皮鞭,报道:“师父啊,为头打的是大唐和尚,这一会打的都是柳树之根!”大仙闻言,呵呵冷笑,夸不尽道:“孙行者,真是一个好猴王!曾闻他大闹天宫,布地网天罗,拿他不住,果有此理。你走了便也罢,却怎么绑些柳树在此,冒名顶替?决莫饶他,赶去来!”那大仙说声赶,纵起云头,往西一望,只见那和尚挑包策马,正然走路。大仙低下云头,叫声:“孙行者!往那里走!还我人参树来!”八戒听见道:
诗句原文:
且下马来,莫教走路的人,看见笑你,权在山坡下藏风聚气处,歇歇再走。
不说他师徒在路暂住,且说那大仙,天明起来,吃了早斋,出在殿上,教拿鞭来:“今日却该打唐三藏了。”那小仙轮着鞭,望唐僧道:“打你哩。”那柳树也应道:“打么。”乒乓打了三十。轮过鞭来,对八戒道:“打你哩。”那柳树也应道:“打么。”及打沙僧,也应道“打么。”及打到行者,那行者在路,偶然打个寒噤道:“不好了!”三藏问道:“怎么说?”行者道:“我将四颗柳树变作我师徒四众,我只说他昨日打了我两顿,今日想不打了。却又打我的化身,所以我真身打噤,收了法罢。”那行者慌忙念咒收法。你看那些道童害怕,丢了皮鞭,报道:“师父啊,为头打的是大唐和尚,这一会打的都是柳树之根!”大仙闻言,呵呵冷笑,夸不尽道:“孙行者,真是一个好猴王!曾闻他大闹天宫,布地网天罗,拿他不住,果有此理。你走了便也罢,却怎么绑些柳树在此,冒名顶替?决莫饶他,赶去来!”那大仙说声赶,纵起云头,往西一望,只见那和尚挑包策马,正然走路。大仙低下云头,叫声:“孙行者!往那里走!还我人参树来!”八戒听见道:
译文:
先下马来,别让走路的人看到笑话你们,就找个地方躲风聚气休息一下再走。
(这里没有直接翻译诗的后半部分,因为后半部分不是诗句)
注释:
- 诗句1: “且下马来” - 暂且停下来,别让其他路人看见笑话。
- 诗句2: “莫教走路的人” - 不要让别人看到你们骑马行走的样子。
- 诗句3: “权在山坡下藏风聚气处” - 找个隐蔽的地方暂时休息。
- 诗句4: “歇歇再走” - 休息一会再继续行程。
- 诗句5 & 6: “不打你哩” - 别用鞭子打你了。
- 诗句7: “那柳树” - 指代前面提到的“大仙”。
- 诗句8: “打么” - 意思是打吧。
- 诗句9: “乒乓打了三十” - 用鞭子打了三下。
- 诗句10 & 11 & 12: “轮过鞭来” - 又举起鞭子准备抽打。
- 诗句13 & 14: “对八戒” & “那柳树” - 指唐三藏和柳树。
- 诗句15 & 16: “及打沙僧” & “应道” - 又打了沙僧。
- 诗句17 & 18: “打到行者” - 连孙悟空也没能免俗。
- 诗句19: “那行者” - 指孙悟空。
- 诗句20: “假意打我” - 假装要打他。
- 诗句21: “收了法” - 收回法力。
- 诗句22 & 23: “抬起云头” - 大仙飞起来。
- 诗句24: “孙行者!” - 大仙呼唤孙悟空。
- 诗句25: “往那里走!” - 你去哪里?
- 诗句26: “还我人参树来” - 把人参果树给我。
赏析:
这首诗是《西游记》中的一段插曲。描述了一个场景:孙行者和他的师兄弟被镇元大仙追赶,被迫躲避在大仙的花园里。大仙先是命令手下的小仙们用鞭子打他们,然后又用柳树代替人来进行这种惩罚。孙悟空通过变成他的弟子们来逃避处罚,并试图以自己的魔法使大仙相信他们并没有被真正地打败。最终,大仙因为孙悟空的机智而放弃了这次追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