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喝道:“那妖怪不要无礼!他有甚么书来,你这等枉他,要害他性命!我们来此问你要公主,有个缘故,只因你把我师父捉在洞中,我师父曾看见公主的模样动静。及至宝象国,倒换关文,那皇帝将公主画影图形,前后访问,因将公主的形影,问我师父沿途可曾看见,我师父遂将公主说起,他故知是他儿女,赐了我等御酒,教我们来拿你,要他公主还宫。此情是实,何尝有甚书信?你要杀就杀了我老沙,不可枉害平人,大亏天理!”

那妖见沙僧说得雄壮,遂丢了刀,双手抱起公主道:“是我一时粗卤,多有冲撞,莫怪莫怪。”遂与他挽了青丝,扶上宝髻,软款温柔,怡颜悦色,撮哄着他进去了,又请上坐陪礼,那公主是妇人家水性,见他错敬,遂回心转意道:“郎君啊,你若念夫妇的恩爱,可把那沙僧的绳子略放松些儿。”老妖闻言,即命小的们把沙僧解了绳子,锁在那里。沙僧见解缚锁住,立起来,心中暗喜道:“古人云,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我若不方便了他,他怎肯教把我松放松放?”

【诗句】
遂喝道:“那妖怪不要无礼!他有甚么书来,你这等枉他,要害他性命!我们来此问你要公主,有个缘故,只因你把我师父捉在洞中,我师父曾看见公主的模样动静。及至宝象国,倒换关文,那皇帝将公主画影图形,前后访问,因将公主的形影,问我师父沿途可曾看见,我师父遂将公主说起,他故知是他儿女,赐了我等御酒,教我们来拿你,要他公主还宫。此情是实,何尝有甚书信?你要杀就杀了我老沙,不可枉害平人,大亏天理!”
【译文】
然后喊道:“那妖怪你不要无理取闹!他有什么书信?你这样冤枉人家,想要伤害他的性命!我们来这里是为了问你要求公主,我们有原因,因为你把师父抓在洞里,我师父曾经看到公主的容貌和动作。到了宝象国后更换关文时,皇帝根据公主画像寻找她,因为我师父曾经提到过公主,所以他知道她是他的女儿,赐给我们御酒,让我们来找你,要回你的公主。这完全是事实,哪有什么书信?如果你杀了我老沙,就不要冤枉无辜的人,这是很亏天理的!”
【注释】

  1. “遂”:于是,就。
  2. “那妖怪不要无礼”:妖怪不要没有礼貌。
  3. “他有甚么书来,你这等枉他,要害他性命”:他有什么书?你们这样冤枉他,要杀害他的生命。
  4. “我们来此问你要公主”:我们来这里是来向你索要公主的。
  5. “有个缘故,只因你把我师父捉在洞中”:因为有一个原因,因为你把师父抓进了洞中。
  6. “我师父曾看见公主的模样动静”:我师父曾经看到公主的容貌和动作。
  7. “‘及至宝象国,倒换关文’:当到达宝象国时,他们倒换关文。”
  8. ‘那皇帝将公主画影图形’:‘那皇帝根据公主的画像寻找她。’
  9. ‘前后访问’:前后寻找。
  10. ‘因将公主的形影,问我师父沿途可曾看见’:因为他们已经把公主的肖像画出来,并询问我的师父是否看到过她。
  11. ‘他故知是他儿女’:‘因此他知道她是他的女儿。’
  12. ‘赐了我们御酒’:‘赐予我们御酒。’
  13. ‘教我们来拿你,要他公主还宫’:‘教我们来找你,要求归还公主。’
  14. ‘此情是实,何尝有甚书信?’:这种感情是真的,哪有什么书信?
  15. ‘你要杀就杀了我老沙,不可枉害平人’:你要是想杀我,就杀了我吧,不要冤枉无辜的人。
  16. ‘大亏天理’:‘非常对不起天地良心。’
    【赏析】
    《西游记》第三十回中描绘了唐僧一行四人与妖怪的争斗情节。其中涉及到的“邪魔侵正法”、“意马忆心猿”等词汇都是佛教术语,反映了故事中蕴含的宗教元素和哲学思想。本诗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唐僧师徒与妖怪之间的冲突以及唐僧对弟子们教导的情景。通过对诗句的解读,我们可以深入理解故事内容及其文化背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