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那水性的君王,愚迷肉眼不识妖精,转把他一片虚词,当了真实,道:“贤驸马,你怎的认得这和尚是驮公主的老虎?”那妖道:“主公,臣在山中,吃的是老虎,穿的也是老虎,与他同眠同起,怎么不认得?”国王道:“你既认得,可教他现出本相来看。”怪物道:“借半盏净水,臣就教他现了本相。”国王命官取水,递与驸马。那怪接水在手,纵起身来,走上前,使个黑眼定身法,念了咒语,将一口水望唐僧喷去,叫声“变!”那长老的真身,隐在殿上,真个变作一只斑斓猛虎。此时君臣同眼观看,那只虎生得:白额圆头,花身电目。四只蹄,挺直峥嵘;二十爪,钩弯锋利。锯牙包口,尖耳连眉。狞狰壮若大猫形,猛烈雄如黄犊样。刚须直直插银条,刺舌——喷恶气。果然是只猛斑斓,阵阵威风吹宝殿。国王一见,魄散魂飞,唬得那多官尽皆躲避。有几个大胆的武将,领着将军校尉一拥上前,使各项兵器乱砍,这一番,不是唐僧该有命不死,就是二十个僧人,也打为肉酱。此时幸有丁甲、揭谛、功曹、护教诸神,暗在半空中护佑,所以那些人,兵器皆不能打伤。众臣嚷到天晚,才把那虎活活的捉了,用铁绳锁了,放在铁笼里,收于朝房之内。
诗句:
你看那水性的君王,愚迷肉眼不识妖精,转把他一片虚词,当了真实,道:“贤驸马,你怎的认得这和尚是驮公主的老虎?” 那妖道:“主公,臣在山中,吃的是老虎,穿的也是老虎,与他同眠同起,怎么不认得?”国王道:“你既认得,可教他现出本相来看。”怪物道:“借半盏净水,臣就教他现了本相。”国王命官取水,递与驸马。 那怪接水在手,纵起身来,走上前,使个黑眼定身法,念了咒语,将一口水望唐僧喷去,叫声“变!”
译文:
你看那个有水的王侯,愚昧地看错了妖精,把一片谎言当成了事实。他说:“贤婿,你怎么认得这个和尚是驮公主的老虎?”那妖怪说:“主公,我在山中吃的是老虎,穿的也是老虎,和他是一起睡觉一起起床的,怎么会不认识呢?”国王说:“既然你认识,那就让他现出真身看看。”妖怪说:“借点清水给我,我马上就让他现出真身。”国王派人去拿水给妖怪。妖怪接过水,站起来,走到前面,施了一个黑眼定身法术,念了个咒语,然后向唐僧喷了一口水,叫道:“变!”长老的真身隐藏在殿上,真的变成了一只斑斓猛虎。此时君臣一同观看,那只虎生得:白额圆头,花身电目。四只蹄子挺直,二十只爪子弯曲锋利。锯齿形的嘴唇紧闭,尖长的耳朵连着眉毛。狞恶壮硕像大猫一样,猛烈雄健像黄犊一样。刚毛直直地插入银条,刺舌——喷出恶气。果然是只猛斑斓,阵阵威风吹过宝殿。国王一见,魂魄飞散,吓得那些大臣们全部躲避。有几个勇敢的武将,领着将军校尉一拥而上,用各种兵器乱砍,这次攻击不是唐僧该被杀死,就是二十个僧人都被打死。此时幸有丁甲、揭谛、功曹、护教等神灵暗中保护,所以那些人的攻击不能伤到唐僧。众臣吵闹到天晚,才把那虎活生生地捉起来,用铁链锁住,放在铁笼里,收进朝房内。
赏析:
这是一段描述《西游记》第三十回中邪魔侵正法,意马忆心猿的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有水的王侯因为误会而对唐僧产生了误解,最后被妖怪利用魔法变成猛虎的情节。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妖怪的智慧和力量,以及人类对于邪恶的恐惧和无奈。同时,这个故事也反映了人类社会中的偏见和误解,提醒我们要尊重他人,不要轻易下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