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国王却传旨,教光禄寺大排筵宴,谢驸马救拔之恩,不然,险被那和尚害了。当晚众臣朝散,那妖魔进了银安殿。又选十八个宫娥彩女,吹弹歌舞,劝妖魔饮酒作乐。那怪物独坐上席,左右排列的,都是那艳质娇姿,你看他受用。饮酒至二更时分,醉将上来,忍不住胡为,跳起身大笑一声,现了本相,陡发凶心,伸开簸箕大手,把一个弹琵琶的女子,抓将过来,-咋的把头咬了一口。吓得那十七个宫娥,没命的前后乱跑乱藏,你看那:宫娥悚惧,彩女忙惊。宫娥悚惧,一似雨打芙蓉笼夜雨;彩女忙惊,就如风吹芍药舞春风-碎琵琶顾命,跌伤琴瑟逃生。出门那分南北,离殿不管西东。磕损玉面,撞破娇容。人人逃命走,各各奔残生。那些人出去又不敢吆喝,夜深了又不敢惊驾,都躲在那短墙檐下,战战兢兢不题。
这首诗的格式是:诗句 - 译文 - 注释 - 赏析。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分析。
第1-2行
诗句: 那国王却传旨,教光禄寺大排筵宴,谢驸马救拔之恩,不然,险被那和尚害了。
译文: 那国王却传下旨意,命令光禄寺盛大地安排酒宴,感谢驸马的援手,否则,险些被那和尚给害了。
注释: 光禄寺——古代的一个官署名,负责皇帝的饮食供应。驸马——指驸马爷。这里可能是指驸马爷因为某种原因被邀请去救助一个公主或其他人,从而避免了一场灾难或危险。
第3-4行
诗句: 那妖魔进了银安殿。又选十八个宫娥彩女,吹弹歌舞,劝妖魔饮酒作乐。
译文: 那邪恶的妖怪进入了银安殿。又挑选出十八个美丽的宫女和女乐,弹奏乐器、歌唱跳舞,劝那个邪恶的妖怪喝酒作乐。
注释: 银安殿——可能是某个宫殿的名字,这里特指被选中来为妖怪提供娱乐的地方。
第5-7行
诗句: 那怪物独坐上席,左右排列的,都是那艳质娇姿,你看他受用。
译文: 那怪物独自坐在最尊贵的位置上,周围围绕着的都是那些美丽而迷人的女子,他看起来享受其中。
注释: 上席——在宴会中的位置最高。艳质娇姿——形容女子容貌艳丽、体态娇美。
第8-10行
诗句: 饮酒至二更时分,醉将上来,忍不住胡为,跳起身大笑一声,现了本相,陡发凶心,伸开簸箕大手,把一个弹琵琶的女子,抓过来,-咋的把头咬了一口。吓得那十七个宫娥,没命的前后乱跑乱藏,你看那:宫娥悚惧,彩女忙惊。
译文: 到了深夜两点,他喝醉了酒,忍不住胡闹起来,突然跳起来大笑起来,露出了真面目。然后他突然变得很凶狠,伸出巨大的手掌,抓住一个弹琵琶的女子,用力把她拉过来,然后一口就咬住了她的头。这吓坏了十七个宫女太监(宫娥),她们惊慌失措地四处逃跑躲藏。你看到的场景是这样的:宫女们惊恐万分,女乐也急忙逃离。
注释: 胡为——指胡闹的行为。簸箕大手——形容动作非常大或者非常粗暴。
第11-12行
诗句: 吓得那十七个宫娥,没命的前后乱跑乱藏,你看那:宫娥悚惧,彩女忙惊。
译文: 被吓得那些十七个宫女太监们,慌不择路地前后奔跑躲藏。你看到的情景是这样的:宫女们害怕得发抖,女乐也急忙逃开。
注释: 没命的——形容极度惊恐慌乱的样子。
第13-14行
诗句: 宫娥悚惧,一似雨打芙蓉笼夜雨;彩女忙惊,就如风吹芍药舞春风-碎琵琶顾命,跌伤琴瑟逃生。
译文: 宫女们惊恐得如同夜间的暴雨打在芙蓉花上一样;女乐们急忙躲避时,就像是春风中的芍药随风起舞一样。
注释: 碎琵琶——形容琵琶被打碎的声音。顾命——指担心自己的命运受到威胁。
第15-16行
诗句: 出门那分南北,离殿不管西东。磕损玉面,撞破娇容。人人逃命走,各各奔残生。
译文: 那些宫女们匆忙逃出宫殿时,他们不知道该往哪边走,也不知道该朝哪个方向跑。他们的面部被磕碰得损伤了,娇美的容颜被撞破了。每个人都在逃跑中,每个人都拼命求生存。
注释: 分南北——指不分东西南北的方向。离殿——离开宫殿。
第17-24行
诗句: 那些人出去又不敢吆喝,夜深了又不敢惊驾,都躲在那短墙檐下,战战兢兢不题。
译文: 那些人们出来后也不敢大声叫喊,夜晚又不敢惊动陛下,他们都躲在短墙檐下的阴影里,战战兢兢地不敢做声。
注释: 吆喝——大声喊叫。战战兢兢——形容非常小心谨慎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妖怪进入皇宫并引发的一系列混乱和恐慌场面,反映了权力斗争、欲望失控以及人性的弱点。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对话形式,展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和行为后果,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正义和道德规范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