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头道:“怎见得?”大圣道:“自清浊初开,天不满西北,地不满东南,太上道祖解化女娲,补完天缺,行至昆仑山下,有根仙藤,藤结有两个葫芦。我得一个是雄的,你那个却是雌的。”那怪道:“莫说雌雄,但只装得人的,就是好宝贝。”大圣道:“你也说得是,我就让你先装。”那怪甚喜,急纵身跳将起去,到空中执着葫芦,叫一声“行者孙。”大圣听得,却就不歇气连应了八九声,只是不能装去。那魔坠将下来,跌脚捶胸道:“天那!只说世情不改变哩!这样个宝贝也怕老公,雌见了雄,就不敢装了!”行者笑道:“你且收起,轮到老孙该叫你哩。”急纵筋斗,跳起去,将葫芦底儿朝天,口儿朝地,照定妖魔,叫声“银角大王”。那怪不敢闭口,只得应了一声,倏的装在里面,被行者贴上“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奉敕”的帖子,心中暗喜道:“我的儿,你今日也来试试新了!”

诗句解析

  1. 魔头道:“怎见得?”
  • 关键词:道 - 表示询问或说明。
  • 含义:魔头在询问大圣如何证明自己的葫芦是真正的宝贝。
  1. 大圣道:“自清浊初开,天不满西北,地不满东南,太上道祖解化女娲,补完天缺。”
  • 关键词:道祖、补完天缺 - 描述太上道祖和女娲的故事,暗示葫芦的重要性。
  • 含义:大圣在这里强调自己的葫芦是来自一个非常重要的故事,即太上道祖女娲补天的故事,以此来证明葫芦的珍贵性。
  1. “行至昆仑山下,有根仙藤,藤结有两个葫芦”
  • 关键词:行至昆仑山下、仙藤、两个葫芦 - 描述葫芦的来源和数量。
  • 含义:大圣讲述自己如何通过昆仑山得到的两枚葫芦,强调其稀有和重要性。
  1. “我得一个是雄的,你那个却是雌的。”
  • 关键词:得、一个是雄的、那个却是雌的 - 描述自己和对方的葫芦特性。
  • 含义:大圣表明自己获得的是一个雄性的葫芦,而对方则是雌性的,这是为了强调自己的优势。
  1. “那怪道:‘莫说雌雄,但只装得人的,就是好宝贝。’”
  • 关键词:道、雌雄、装得人 - 继续讨论葫芦的属性。
  • 含义:对方虽然不懂性别区分,但更关心的是能否用来装人。
  1. “我且让你先装。”
  • 关键词:先装 - 让步给对方先使用自己的葫芦。
  • 含义:大圣显示出一种让步的姿态,可能是为了让对方更信任他。
  1. “那怪甚喜,急纵身跳将起去,到空中执着葫芦,叫一声‘行者孙。’”
  • 关键词:甚喜、急、执着葫芦、叫一声 - 描述对方的喜悦和动作。
  • 含义:对方因为得到了葫芦而感到非常高兴,急切地想要使用它。
  1. 大圣听得,却就不歇气连应了八九声,只是不能装去。
  • 关键词:听得、不歇气、连应、八九声、不能装去 - 描述大圣的反应和葫芦的状态。
  • 含义:大圣听到对方的呼唤,但他无法完成装东西的动作,可能是因为葫芦被某种力量封印了。
  1. “那魔坠将下来,跌脚捶胸道:‘天那!’”
  • 关键词:坠将下来、跌脚捶胸、天那 - 描述魔头的惊讶情绪。
  • 含义:魔头因为葫芦无法使用而感到非常沮丧和生气。
  1. “我说你的也来试试新了!”
  • 关键词:也来、试试新了 - 挑衅或讽刺对方的态度。
  • 含义:大圣用这种方式挑衅对方,可能暗示对方的葫芦也像他的一样有问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大圣与妖怪之间的一场较量,主要围绕两枚葫芦展开。大圣通过一系列对话和行动展示了他的智慧和勇气。诗中不仅表现了大圣对宝物的珍视,也展示了他在面对困难时的智慧和策略。此外,通过对妖怪的反应和情绪的描述,诗增添了一些幽默和戏剧性的元素。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对话和紧张的情节展现了孙悟空的机智和勇敢,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主题——正义与邪恶的斗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