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按落云头,拿着葫芦,心心念念,只是要救师父,又往莲花洞口而来。那山上都是些洼踏不平之路,况他又是个圈盘腿,拐呀拐的走着,摇的那葫芦里——索索,响声不绝。你道他怎么便有响声?原来孙大圣是熬炼过的身体,急切化他不得,那怪虽也能腾云驾雾,不过是些法术,大端是凡胎未脱,到于宝贝里就化了。行者还不当他就化了,笑道:“我儿子啊,不知是撒尿耶,不知是漱口哩,这是老孙干过的买卖。不等到七八日,化成稀汁,我也不揭盖来看。忙怎的?有甚要紧?想着我出来的容易,就该千年不看才好!”他拿着葫芦说着话,不觉的到了洞口,把那葫芦摇摇,一发响了,他道:“这个象发课的筒子响,倒好发课。等老孙发一课,看师父甚么时才得出门。”你看他手里不住的摇,口里不住的念道:“周易文王、孔子圣人、桃花女先生、鬼谷子先生。”那洞里小妖看见道:“大王,祸事了!行者孙把二大王爷爷装在葫芦里发课哩!”那老魔闻得此言。唬得魂飞魄散,骨软筋麻,扑的跌倒在地,放声大哭道:“贤弟呀!我和你私离上界,转托尘凡,指望同享荣华,永为山洞之主。怎知为这和尚伤了你的性命,断吾手足之情!”满洞群妖,一齐痛哭。

诗句

他就按落云头,拿着葫芦,心心念念,只是要救师父,又往莲花洞口而来。那山上都是些洼踏不平之路,况他又是个圈盘腿,拐呀拐的走着,摇的那葫芦里——索索,响声不绝。你道他怎么便有响声?原来孙大圣是熬炼过的身体,急切化他不得,那怪虽也能腾云驾雾,不过是些法术,大端是凡胎未脱,到于宝贝里就化了。    

译文

  1. 他降落在云层上,手里拿着那个葫芦,心里一直想着要救师傅,然后再次前往莲花洞的方向。
  2. 山路上到处都是凹凸不平的地方,况且他还在转着圈走路。走的时候,他的葫芦里的液体发出“索索”的声音。
  3. 你知道为什么他的葫芦会发出声音吗?实际上,孙大圣的身体已经经过锻炼,无法迅速变化成其他物质,所以即使是那些妖怪能够飞行和操控云雾,但也只是一些普通的法术,主要是他们还没有从凡人中完全脱离出来,所以在进入法宝后就会立刻变化。
  4. 唐僧师徒继续前进,终于来到了莲花洞的入口。他摇动葫芦,发出的声音更大了。他心想:“这个就像算命用的筒子一样响亮,倒好像能预测未来。”
  5. 孙悟空边走边自言自语地说:“周易文王、孔子圣人、桃花女先生、鬼谷子先生。”
  6. 洞中的小妖看到这一幕,叫道:“大王,不好了!孙悟空把二大王爷爷装进了葫芦里,正在给他发课呢!”
  7. 老魔听到这个消息,吓得魂飞魄散,身体软绵绵地倒在了地上,放声大哭:“贤弟呀!我和你私奔上界,转世投胎,本指望我们能够共同享受荣华富贵,永远成为山洞的主人。没想到被这个和尚伤害了你的性命,断了我们的手足之情!”
  8. 洞穴中所有的妖怪一起痛哭起来。

注释

  • “他就按落云头”:意思是他快速降落在云层之上。
  • “拿着葫芦”:指孙悟空手中拿着一个葫芦。
  • “心心念念”:形容孙悟空非常想念唐僧师父。
  • “只是要救师父”:表示孙悟空一心想要救出唐僧。
  • “那山上都是些洼踏不平之路”:描绘了莲花山地势崎岖,道路不平的特点。
  • “况他又是个圈盘腿”:形容孙悟空在地上打转的样子。
  • “摇的那葫芦里——索索”:描述孙悟空摇晃葫芦时发出的声响。
  • “你道他怎么便有响声?”:解释为何葫芦会响。
  • “熬炼过的身体”:指的是孙悟空身体经过了严格的训练和磨砺。
  • “急切化他不得”:表示孙悟空虽然能够变化,但是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 “凡胎未脱”:说明孙悟空的肉身还未彻底脱去普通人的状态。
  • “宝贝里就化了”:指在法宝中孙悟空能够立即发生变化。
  • “周易文王、孔子圣人、桃花女先生、鬼谷子先生”:这里可能是孙悟空在给妖怪们讲经或占卜的故事。
  • “大王”:对妖怪的尊称。
  • “贤弟呀!”:表示哀悼和惋惜。
  • “私奔上界”:形容孙悟空与妖怪私自离开天庭,转世为人。
  • “同享荣华富贵”:意味着他们希望共同享受美好的生活。
  • “断吾手足之情”:指因为孙悟空的行为而破坏了兄弟间的感情。
  • “群妖”:所有跟随妖怪的小妖。
  • “痛哭”:表达悲伤和绝望的情绪。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孙悟空的性格特点和冒险经历。同时,通过对妖怪们的描写,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以及人性中的贪婪和欲望。整体上,这是一首充满神话色彩和哲理思考的作品,引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