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道人没奈何,舍了性命,不敢撞门,从后边狗洞里钻将出去,径到正殿上,东边打鼓,西边撞钟。钟鼓一齐响处,惊动了两廊大小僧众,上殿问道:“这早还下晚哩,撞钟打鼓做甚?”
道人说:“快换衣服,随老师父排班,出山门外迎接唐朝来的老爷。”那众和尚,真个齐齐整整,摆班出门迎接。有的披了袈裟,有的着了褊衫,无的穿着个一口钟直裰,十分穷的,没有长衣服,就把腰裙接起两条披在身上。行者看见道:“和尚,你穿的是甚么衣服?”和尚见他丑恶,道:“爷爷,不要打,等我说。这是我们城中化的布,此间没有裁缝,是自家做的个一裹穷。”
行者闻言暗笑,押着众僧,出山门下跪下。那僧官磕头高叫道:“唐老爷,请方丈里坐。”八戒看见道:“师父老大不济事,你进去时,泪汪汪,嘴上挂得油瓶。师兄怎么就有此獐智,教他们磕头来接?”三藏道:“你这个呆子,好不晓礼!常言道,鬼也怕恶人哩。”唐僧见他们磕头礼拜,甚是不过意,上前叫:“列位请起。”众僧叩头道:“老爷,若和你徒弟说声方便,不动扛子,就跪一个月也罢。”唐僧叫:“悟空,莫要打他。”行者道:“不曾打,若打,这会已打断了根矣。”那些和尚却才起身,牵马的牵马,挑担的挑担,抬着唐僧,驮着八戒,挽着沙僧,一齐都进山门里去,却到后面方丈中,依叙坐下。众僧却又礼拜,三藏道:
【原文】
西游记 · 第三十六回 · 心猿正处诸缘伏 劈破旁门见月明
【译文】
那道人无法可想,只好舍了性命,不敢去撞门。他从小洞中钻出,来到正殿上,东边打鼓,西边撞钟。钟鼓齐鸣的声音惊动了两廊大小僧众,他们纷纷上殿问道:“这么早还在下晚哩,为何要撞钟打鼓呢?”道人说:“快换衣服,随老师父排班,出山门外迎接唐朝来的老爷。”那些和尚立刻整齐地排列出门,有的披了袈裟,有的穿了褊衫,没有长衣的就扯起腰裙穿在身上。孙悟空看见道:“和尚们,你们穿的是什么衣服?”和尚见他丑恶,道:“爷爷,不要打了,请说吧。这是我们城中做的布衣,此处没有裁缝,是我们自己做的。”
【赏析】
本段描绘了唐僧师徒一行人进入一座寺院时的情景。通过对话形式展现了僧人对唐僧师徒的恭敬和热情招待,同时也反映了佛教僧侣对佛法的虔诚和尊重。诗中的“一裹穷”一词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僧人们自织的粗布衣物,体现了他们的节俭和勤劳。此外,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语言和动作描写,如“撞钟”、“排班”、“磕头”等细节,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