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主请起,再不必行礼,作践贫僧,我和你都是佛门弟子。”僧官道:“老爷是上国钦差,小和尚有失迎接。今到荒山,奈何俗眼不识尊仪,与老爷邂逅相逢。动问老爷:一路上是吃素?是吃荤?我们好去办饭。”三藏道:“吃素。”僧官道:“徒弟,这个爷爷好的吃荤。”行者道:“我们也吃素,都是胎里素。”那和尚道:

“爷爷呀,这等凶汉也吃素!”有一个胆量大的和尚,近前又问:

“老爷既然吃素,煮多少米的饭方彀吃?”八戒道:“小家子和尚!问甚么!一家煮上一石米。”那和尚都慌了,便去刷洗锅灶,各房中安排茶饭,高掌明灯,调开桌椅,管待唐僧。

师徒们都吃罢了晚斋,众僧收拾了家火,三藏称谢道:“老院主,打搅宝山了。”僧官道:“不敢不敢,怠慢怠慢。”三藏道:

诗句解析

1 院主请起,再不必行礼,作践贫僧,我和你都是佛门弟子。 - 僧官表达了对三藏的尊敬,并指出他们都是佛教的信徒。

  1. 老爷是上国钦差,小和尚有失迎接。今到荒山,奈何俗眼不识尊仪,与老爷邂逅相逢。动问老爷:一路上是吃素?是吃荤?我们好去办饭。 - 僧官表示自己是朝廷派来的使者,而自己由于粗心大意没有及时认出身份,同时询问唐僧的饮食要求。
  2. 三藏道:“吃素。”僧官道:“徒弟,这个爷爷好的吃荤。”行者道:“我们也吃素,都是胎里素。”那和尚道: - 这里描述了三个角色的不同饮食习惯:三藏坚持素食,行者和僧人也吃素(“胎里素”可能意味着生吃或未烹饪的食物)。
  3. 胆量大的和尚,近前又问:老爷既然吃素,煮多少米的饭方彀吃?”八戒道:“小家子和尚!问甚么!一家煮上一石米。” - 另一个和尚询问吃饭所需的大米量,而孙悟空则用幽默的方式回应,显示他的机智和不拘小节的态度。
  4. 三藏称谢道:“老院主,打搅宝山了。”僧官道:“不敢不敢,怠慢怠慢。” - 三藏感谢僧官的热情款待,僧官则谦虚地表示这是他们的本分。
  5. 三藏称谢道:“老院主,打搅宝山了。”僧官道:“不敢不敢,怠慢怠慢。”三藏道: - 再次表达感谢,同时强调这是他们应得的招待。

译文

  1. 院主请起,不必行礼,我是佛门弟子。
  2. 老爷是朝廷钦差,小和尚没来得及见您。您来到这荒山,却因我粗心而错过。请问您:您一路上是吃素?还是吃荤食?我们要准备饭菜给您。
  3. 三藏回答:吃素。僧官说:这个爷爷可以吃荤食。行者说:我们也都吃素,而且都是从出生就吃素的。那和尚惊讶地说:这个凶汉也吃素!
  4. 一个胆大的和尚上前问道:老爷既然吃素,需要煮多少米的饭才能吃饱?八戒说:小和尚问这么多干嘛!一家人才煮了一石米的饭。
  5. 那和尚们都慌了,急忙刷洗锅灶、摆放茶饭、高掌明灯、安排桌椅,热情招待唐僧。
  6. 师徒们吃完晚饭后,众僧收拾好家务事。三藏感谢道:打扰了贵寺。僧官回应:不敢当,不敢当。
  7. 三藏再次表示感谢:感谢您们的招待。僧官谦虚地回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和尚误认皇帝为圣僧,并被其随行人员热情接待的场景。诗中通过对话形式展现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举止,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观念和礼仪习俗。此外,诗中的幽默元素如“胎里素”和“一家煮上一石米”,增添了语言的趣味性,使得整个场面更加生动活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