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妖魔拘辖,连一个生身之母尚不得见,我一个和尚,欲见何由?”那人道:“他明早出朝来也。”三藏问:“出朝作甚?”那人道:“明日早朝,领三千人马,架鹰犬出城采猎,师父断得与他相见。见时肯将我的言语说与他,他便信了。”三藏道:“他本是肉眼凡胎,被妖魔哄在殿上,那一日不叫他几声父王?他怎肯信我的言语?”那人道:“既恐他不信,我留下一件表记与你罢。”三藏问:“是何物件?”那人把手中执的金厢白玉圭放下道:“此物可以为记。”三藏道:“此物何如?”那人道:“全真自从变作我的模样,只是少变了这件宝贝。他到宫中,说那求雨的全真拐了此圭去了,自此三年,还没此物。我太子若看见,他睹物思人,此仇必报。”三藏道:“也罢,等我留下,着徒弟与你处置。却在那里等么?”那人道:“我也不敢等。我这去,还央求夜游神再使一阵神风,把我送进皇宫内院,托一梦与我那正宫皇后,教他母子们合意,你师徒们同心。”三藏点头应承道:“你去罢。”
诗句
- “他被妖魔拘辖,连一个生身之母尚不得见,我一个和尚,欲见何由?”
- “明日早朝,领三千人马,架鹰犬出城采猎,师父断得与他相见。见时肯将我的言语说与他,他便信了。”
- “既恐他不信,我留下一件表记与你罢。”
- “此物何如?”
- “我却留下,着徒弟与你处置。却在那里等么?”
译文
- “他被妖怪囚禁,连一个亲生母亲都见不到,我这样一个和尚想要见他有什么方法呢?”
- “明天早晨朝廷上,带领着三个士兵带着鹰犬出城打猎,师父一定能见到他。见到的时候,如果能说出我的言语,他就能相信。”
- “如果他真的不相信怎么办?我可以留下一样东西给你做标记。”
- “这东西怎么样?“
- “我留下了它,让我的徒弟和你一起处理这件事。你在那里等待什么?”
注释:
- 他被妖魔拘禁:指唐僧(唐三藏)被妖怪所困,无法自由出入。
- 连一个生身之母尚不得见:说明唐僧没有亲人,或者亲人们已不在人世。
- 明早出朝来也:表明有一个重要的活动即将发生。
- 领三千人马,架鹰犬出城采猎:描绘了皇帝的狩猎场景,暗示即将进行的政治行动。
- 师父断得与他相见:表示唐僧有能力与对方见面。
- 全真:可能是指道教中的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
- 求雨的全真:全真教的创始人王重阳,他曾声称可以求雨。
- 三年,还没此物:王重阳已经失踪三年,这件宝物一直未现。
- 正宫皇后:皇帝的妻子。
- 夜游神再使一阵神风:传说中的神灵,能够使用法术。
- 托一梦与我那正宫皇后:通过梦境向皇帝的妻子传递信息。
- 母子们合意:皇帝和皇后之间的意愿相合。
- 同心:表示共同的目标或意愿一致。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唐僧(唐三藏)因妖邪而被困,无法与自己的弟子悟空相见的情景。唐僧试图说服皇帝释放悟空,希望悟空能带回王重阳的宝物,以解妖魔之困并报恩情。诗中展现了唐僧的智慧、勇气以及对儿子的关爱。同时,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权力和信仰的深刻理解,以及宗教对于社会秩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