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妖王复转身到于里面,对行者当面又拜。行者道:“孩儿,家无常礼,不须拜,但有甚话,只管说来。”妖王伏于地下道:“愚男一则请来奉献唐僧之肉,二来有句话儿上请。我前日闲行,驾祥光,直至九霄空内,忽逢着祖延道龄张先生。”行者道:“可是做天师的张道龄么?”妖王道:“正是。”行者问曰:“有甚话说?”妖王道:“他见孩儿生得五官周正,三停平等,他问我是几年、那月、那日、那时出世,儿因年幼,记得不真。先生子平精熟,要与我推看五星,今请父王,正欲问此。倘或下次再得会他,好烦他推算。”行者闻言,坐在上面暗笑道:“好妖怪呀!老孙自归佛果,保唐师父,一路上也捉了几个妖精,不似这厮克剥。他问我甚么家长礼短,少米无柴的话说,我也好信口捏脓答他。他如今问我生年月日,我却怎么知道!”好猴王,也十分乖巧,巍巍端坐中间,也无一些儿惧色,面上反喜盈盈的笑道:
诗句:
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
译文:
孙悟空热情地拜见南海的观音菩萨,观音慈悲地用绳索束缚了红孩儿。
注释:
- “大圣”:指的是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主角之一。
- “殷勤”:形容非常热情、尊敬。
- “拜南海”:指去南海观音菩萨那里求法或求助。
- “观音”:佛教中的重要神祇之一,象征着慈悲与智慧。
- “慈善”:表示菩萨的慈悲心肠。
- “缚红孩”:通过观音菩萨的慈悲力量,将红孩儿制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孙悟空在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路上,遇到了一个妖王,这个妖王想要吃掉唐僧,但被孙悟空识破并制服。在这个过程中,孙悟空表现出了聪明机智的一面,他不仅识破了妖王的阴谋,还利用观音菩萨的力量将其制服。诗中充满了对孙悟空勇敢、智慧和慈悲精神的赞美。同时,也展现了观音菩萨的慈悲与智慧,以及他们之间的默契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