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道:“本欲来的,只是弟子被烟熏了,不能驾云,却教猪八戒来请菩萨。”菩萨道:“悟能不曾来呀。”行者道:“正是。未曾到得宝山,被那妖精假变做菩萨模样,把猪八戒又赚入洞中,现吊在一个皮袋里,也要蒸吃哩。”菩萨听说,心中大怒道:“那泼妖敢变我的模样!”恨了一声,将手中宝珠净瓶往海心里扑的一掼,唬得那行者毛骨竦然,即起身侍立下面,道:“这菩萨火性不退,好是怪老孙说的话不好,坏了他的德行,就把净瓶掼了。可惜!可惜!早知送了我老孙,却不是一件大人事?”说不了,只见那海当中,翻波跳浪,钻出个瓶来,原来是一个怪物驮着出来。行者仔细看那驮瓶的怪物,怎生模样:根源出处号帮泥,水底增光独显威。世隐能知天地性,安藏偏晓鬼神机。藏身一缩无头尾,展足能行快似飞。文王画卦曾元卜,常纳庭台伴伏羲。云龙透出千般俏,号水推波把浪吹。条条金线穿成甲,点点装成彩玳瑁。九宫八卦袍披定,散碎铺遮绿灿衣。生前好勇龙王幸,死后还驮佛祖碑。要知此物名和姓,兴风作浪恶乌龟。那龟驮着净瓶,爬上崖边,对菩萨点头二十四点,权为二十四拜。行者见了,暗笑道:“原来是看瓶的,想是不见瓶,就问他要。”菩萨道:“悟空,你在下面说甚么?”行者道:“没说甚么。”
诗句:
1 行者道:“本欲来的,只是弟子被烟熏了,不能驾云,却教猪八戒来请菩萨。”
- 注释: 行者(孙悟空)想要去南海拜见观音,但是因为他被烟雾熏到了,无法使用云彩飞行,所以让猪八戒前去邀请菩萨。
- 菩萨道:“悟能不曾来呀。”
- 注释: 观音菩萨询问猪八戒是否已经到来。
- 行者道:“正是。未曾到得宝山,被那妖精假变做菩萨模样,把猪八戒又赚入洞中,现吊在一个皮袋里,也要蒸吃哩。”
- 注释: 孙悟空解释说他没有到达宝山就被妖精变化成菩萨的样子骗入了洞中,并被吊在袋子里,即将遭到蒸煮。
- 菩萨听说,心中大怒道:“那泼妖敢变我的模样!”
- 注释: 听到这个消息的菩萨非常生气,因为妖精竟然敢冒充她的样子。
- 恨了一声,将手中宝珠净瓶往海心里扑的一掼,唬得那行者毛骨竦然。
- 注释: 气愤之下,菩萨猛地将手中的宝珠净瓶投向海中的深处,吓得孙悟空浑身发抖。
- 即起身侍立下面,道:“这菩萨火性不退,好是怪老孙说的话不好,坏了他的德行,就把净瓶掼了。可惜!可惜!早知送了我老孙,却不是一件大人事?”
- 注释: 孙悟空起身恭敬地站立在下面,抱怨菩萨脾气暴躁,责怪自己的话不好,破坏了她的美德,因此摔破了净瓶。
- 说不了,只见那海当中,翻波跳浪,钻出个瓶来,原来是一个怪物驮着出来。
- 注释: 不久,海水中出现了翻腾跳跃的场景,一个瓶子从海底冒出来,原来是一只怪物背着它。
- 行者仔细看那驮瓶的怪物,怎生模样:根源出处号帮泥,水底增光独显威。世隐能知天地性,安藏偏晓鬼神机。藏身一缩无头尾,展足能行快似飞。文王画卦曾元卜,常纳庭台伴伏羲。云龙透出千般俏,号水推波把浪吹。条条金线穿成甲,点点装成彩玳瑁。九宫八卦袍披定,散碎铺遮绿灿衣。生前好勇龙王幸,死后还驮佛祖碑。要知此物名和姓,兴风作浪恶乌龟。那龟驮着净瓶,爬上崖边,对菩萨点头二十四点,权为二十四拜。
- 注释: 孙悟空仔细观察那个背着净瓶的怪物。它的来历、特征、能力、历史渊源、隐藏的能力、行走的方式、与文化象征的联系都一一描述。
- 行者见了,暗笑道:“原来是看瓶的,想是不见瓶,就问他要。”
- 注释: 孙悟空看到这个情景后暗自发笑,觉得这个怪物是在看着净瓶,可能是因为没有找到净瓶而向他索要。
- 菩萨道:“悟空,你在下面说甚么?”
- 注释: 观音菩萨询问孙悟空在下面做了什么。
- 行者道:“没说甚么。”
- 注释: 孙悟空回答他什么都没说。
赏析:
这段文字通过描绘孙悟空与观音的对话及场景描写,展现了孙悟空的机智与顽皮,以及对观音菩萨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孙悟空对自身处境的认识和对困难的应对。整个故事充满了戏剧性和幽默感,同时也传递了佛教中“因果报应”和“修行”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