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虽试得深浅,却不知有多少宽阔。”八戒道:“这个却不知,不知。”行者道:“等我看看。”好大圣,纵筋斗云,跳在空中,定睛观看,但见那:洋洋光浸月,浩浩影浮天。灵派吞华岳,长流贯百川。千层汹浪滚,万迭峻波颠。岸口无渔火,沙头有鹭眠。

茫然浑似海,一望更无边。急收云头,按落河边道:“师父,宽哩宽哩!去不得!老孙火眼金睛,白日里常看千里,凶吉晓得是,夜里也还看三五百里。如今通看不见边岸,怎定得宽阔之数?”

三藏大惊,口不能言,声音哽咽道:“徒弟啊,似这等怎了?”沙僧道:“师父莫哭,你看那水边立的,可不是个人么。”行者道:

“想是扳罾的渔人,等我问他去来。”拿了铁棒,两三步跑到面前看处,呀!不是人,是一面石碑。碑上有三个篆文大字,下边两行,有十个小字。三个大字乃“通天河”,十个小字乃“径过八百里,亘古少人行”。行者叫:“师父,你来看看。”三藏看见,滴泪道:“徒弟呀,我当年别了长安,只说西天易走,那知道妖魔阻隔,山水迢遥!”八戒道:“师父,你且听,是那里鼓钹声音?想是做斋的人家。我们且去赶些斋饭吃,问个渡口寻船,明日过去罢。”三藏马上听得,果然有鼓钹之声,“却不是道家乐器,足是我僧家举事。我等去来。”行者在前引马,一行闻响而来。那里有甚正路,没高没低,漫过沙滩,望见一簇人家住处,约摸有四五百家,却也都住得好,但见倚山通路,傍岸临溪。处处柴扉掩,家家竹院关。沙头宿鹭梦魂清,柳外啼鹃喉舌冷。短笛无声,寒砧不韵。红蓼枝摇月,黄芦叶斗风。陌头村犬吠疏篱,渡口老渔眠钓艇。灯火稀,人烟静,半空皎月如悬镜。忽闻一阵白-香,却是西风隔岸送。

诗句

1. “你虽试得深浅,却不知有多少宽阔。”

  • 注释:虽然你已经尝试了很多次,但是你并不清楚河流有多宽广。
  •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唐僧和孙悟空对通天河广阔程度的认知差异。唐僧可能更注重于修行的艰难和自身的责任,而孙悟空则更多地关注自然的力量和广阔的视野。

2. “好大圣,纵筋斗云,跳在空中,定睛观看”

  • 注释:孙悟空非常勇敢地使用筋斗云飞到空中,并仔细观察。
  • 赏析:这展示了孙悟空的英勇无畏,以及他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3. “茫然浑似海,一望更无边。”

  • 注释:河水浩瀚如海,一眼望去无边无际。
  • 赏析:通过比喻手法,生动地描述了河水的浩渺和深远。

4. “急收云头,按落河边道:‘师父,宽哩宽哩!去不得!老孙火眼金睛,白日里常看千里,凶吉晓得是,夜里也还看三五百里。如今通看不见边岸,怎定得宽阔之数?’”

  • 注释:孙悟空迅速收起筋斗云,降落在河边。他告诉唐僧河水非常宽广,无法通行。
  • 赏析:这里的“火眼金睛”体现了孙悟空的超常能力,而他的担忧则展现了对师傅安全的关心。

5. “三藏大惊,口不能言,声音哽咽道:‘徒弟啊,似这等怎了?’沙僧道:“师父莫哭,你看那水边立的,可不是个人么。”行者道:“想是扳罾的渔人,等我问他去来。”拿了铁棒,两三步跑到面前看处,呀!不是人,是一面石碑。碑上有三个篆文大字,下边两行,有十个小字。”

  • 注释:唐僧听到后非常震惊,说不出话来,声音哽咽。
  • 赏析:这里展示了唐僧对未知事物的强烈恐惧和不安。然而,孙悟空的询问和发现最终揭示了真相,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6. “三个大字乃‘通天河’,十个小字乃‘径过八百里,亘古少人行’。行者叫:‘师父,你来看看。’三藏看见,滴泪道:‘徒弟呀,我当年别了长安,只说西天易走,那知道妖魔阻隔,山水迢遥!’八戒道:‘师父,你且听,是那里鼓钹声音?想是做斋的人家。我们且去赶些斋饭吃,问个渡口寻船,明日过去罢。’”

  • 注释:孙悟空向唐僧展示了石碑上的三个篆文大字和十个小字,解释了河流的宽度和历史。
  • 赏析:这段文字揭示了孙悟空的智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不仅用语言解答了唐僧的疑惑,还提供了实际的解决方案。同时,这也展现了唐僧对未知的恐惧和对现实的依赖。

7. “灯火稀,人烟静,半空皎月如悬镜。”

  • 注释:夜晚降临,灯火稀疏,人迹罕至。月光如镜,映照在半空中。
  • 赏析:这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景象,为故事增添了一种神秘的氛围。

8. “忽闻一阵白香,却是西风隔岸送。”

  • 注释:突然闻到一股白花香,原来是西风吹过河面送来的。
  • 赏析:这句话既是一种惊喜的表达,也暗示了即将到来的新挑战或冒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