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那三个凶顽闯入厅房上,拴了马,丢下行李。那厅中原有几个和尚念经,八戒掬着长嘴喝道:“那和尚,念的是甚么经?”那些和尚听见问了一声,忽然抬头观看外来人,嘴长耳朵大。身粗背膊宽,声响如雷咋。行者与沙僧,容貌更丑陋。厅堂几众僧,无人不害怕-黎还念经,班首教行罢。难顾磬和铃,佛象且丢下。一齐吹息灯,惊散光乍乍。跌跌与爬爬,门槛何曾跨!你头撞我头,似倒葫芦架。清清好道场,翻成大笑话。

这兄弟三人,见那些人跌跌爬爬,鼓着掌哈哈大笑。那些僧越加悚惧,磕头撞脑,各顾性命,通跑净了,三藏搀那老者,走上厅堂,灯火全无,三人嘻嘻哈哈的还笑。唐僧骂道:“这泼物,十分不善!我朝朝教诲,日日叮咛。古人云,不教而善,非圣而何!

诗句

  • 却说那三个凶顽闯入厅房上:描述三位恶人突然闯入一个和尚的住所,这里“凶顽”指的是他们凶悍而顽劣,“闯入厅房上”表明了他们的动作和位置。
  • 拴了马,丢下行李。:三位恶人骑马并带走了他们的行囊。
  • 那些和尚念经,八戒掬着长嘴喝道:“那和尚,念的是甚么经?”:描述了和尚们仍在进行宗教活动,而猪八戒则用他的长嘴巴问道。
  • 那些和尚听见问了一声,忽然抬头观看外来人,嘴长耳朵大。身粗背膊宽,声响如雷咋。:描绘了和尚们听到问题后的反应,以及他们的外貌特征。
  • 行者与沙僧,容貌更丑陋。:提到了孙悟空(行者)和沙僧的外表,他们因为经常被捉弄而显得更加丑陋。
  • 厅堂几众僧,无人不害怕-黎还念经,班首教行罢。:描述了大厅中其他和尚的反应,他们既感到害怕又被命令继续做事情。
  • 难顾磬和铃,佛象且丢下。:描述了和尚们为了逃避恶人的威胁,不得不放弃一些物品。
  • 一齐吹息灯,惊散光乍乍。:形容恶人们在混乱中吹灭了灯光,导致场面变得一片漆黑。
  • 跌跌与爬爬,门槛何曾跨!:描绘了和尚们在逃跑过程中的狼狈模样。
  • 你头撞我头,似倒葫芦架。清清好道场,翻成大笑话。:通过夸张的方式描述了和尚们的困境,以及这种困境如何转变为滑稽可笑的局面。

译文

话说那三个凶恶的人闯进了一个和尚的房间,拴住马匹,扔下包袱。原来房间里有几个和尚正在念经,猪八戒伸出长长的嘴巴问道:“那些和尚,你们在念什么经?”当和尚们听到这个问题时,他们立刻抬头望去,发现是这三个不速之客。他们的身材高大,耳朵又长又宽,身体粗壮,背着又宽又厚的背膀,发出的声音如同雷鸣一样。孙悟空和沙僧也加入了嘲笑声,因为他们经常被恶人捉弄得体无完肤。当和尚们听到吵闹声时,他们放下手中的法器,停止了念经。由于害怕恶人,他们甚至丢掉了佛像。随着灯被吹熄,原本明亮的房间变得一片黑暗。和尚们四处乱窜,就像跌跌撞撞地从葫芦架下逃过一般。原本安静祥和的道场现在变成了一场大笑话。

赏析

《西游记》中的第四十七回“圣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描绘了一个充满戏剧性和紧张气氛的场景。通过对人物的详细描写以及动作的捕捉,作者展现了一个复杂而生动的角色群像。特别是猪八戒的形象,以其憨态可掬而又不失机智幽默的特点,为故事增添了不少笑料。此外,对和尚们的恐惧与挣扎、恶人的嚣张气焰及最终的无奈退让,都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善恶观念和道德冲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