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和尚与老者,一问一答的讲话,众人方才不怕。却将上面排了一张桌,请唐僧上坐;两边摆了三张桌,请他三位坐;前面一张桌,坐了二位老者。先排上素果品菜蔬,然后是面饭、米饭、闲食、粉汤,排得齐齐整整。唐长老举起箸来,先念一卷《启斋经》。那呆子一则有些急吞,二来有些饿了,那里等唐僧经完,拿过红漆木碗来,把一碗白米饭,扑的丢下口去,就了了。
旁边小的道:“这位老爷忒没算计,不笼馒头,怎的把饭笼了,却不污了衣服?”八戒笑道:“不曾笼,吃了。”小的道:“你不曾举口,怎么就吃了?”八戒道:“儿子们便说谎!分明吃了;不信,再吃与你看。”那小的们,又端了碗,盛一碗递与八戒。呆子幌一幌,又丢下口去就了了。众僮仆见了道:“爷爷呀!你是磨砖砌的喉咙,着实又光又溜!”那唐僧一卷经还未完,他已五六碗过手了,然后却才同举箸,一齐吃斋。呆子不论米饭面饭,果品闲食,只情一捞乱-,口里还嚷:“添饭!添饭!”渐渐不见来了!
这首诗是《西游记》第四十七回“圣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中的一段,描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在一处寺庙中吃斋的情景。诗中描述了僧人与老者的对话、众人的反应以及唐僧的进食过程。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译文:
那和尚与老者,一问一答的讲话,众人方才不怕。
那和尚与老者互相交谈,使得众人感到安心。
却将上面排了一张桌,请唐僧上坐;两边摆了三张桌,请他三位坐;前面一张桌,坐了二位老者。
他们安排了一个餐桌,让唐僧坐上位,同时两边还有三张桌子供其他三人使用,前面的桌子上坐着两位老者。
先排上素果品菜蔬,然后是面饭、米饭、闲食、粉汤,排得齐齐整整。
首先上了一道素菜和一些水果,接着是面食、米饭、各种零食和汤,摆放得整整齐齐。
唐长老举起箸来,先念一卷《启斋经》。那呆子一则有些急吞,二来有些饿了,那里等唐僧经完,拿过红漆木碗来,把一碗白米饭,扑的丢下口去,就了了。
唐僧开始用餐,八戒因为急于吃饭和饥饿,不等唐僧吃完就开始大快朵颐起来,抓起了一碗白米饭就往嘴里塞。
旁边小的道:“这位老爷忒没算计,不笼馒头,怎的把饭笼了,却不污了衣服?”八戒笑道:“不曾笼,吃了。”小的道:“你不曾举口,怎么就吃了?”八戒道:“儿子们便说谎!分明吃了;不信,再吃与你看。”那小的们,又端了碗,盛一碗递与八戒。呆子幌一幌,又丢下口去就了了。众僮仆见了道:“爷爷呀!你是磨砖砌的喉咙,着实又光又溜!”
唐僧吃完后,旁边的小侍者提醒说:“您太没有考虑周到,连馒头都不用笼,直接就把饭盛好了,岂不是弄脏了衣物?”八戒笑着回答说:“没有笼,我吃了。”小侍者又问:“你都没开口,怎么就吃了?”八戒回答:“我们这些孩子就是喜欢说谎话!确实我已经吃了;不信,你再给我看看。”于是小侍者又端来一碗饭给八戒。八戒晃了晃嘴,再次拿起碗就吃了。周围的仆人看到这一幕后,纷纷感叹:“老爷子真是磨砖砌的喉咙,实在太滑溜了!”
那唐僧一卷经还未完,他已五六碗过手了,然后却才同举箸,一齐吃斋。呆子不论米饭面饭,果品闲食,只情一捞乱-,口里还嚷:“添饭!添饭!”渐渐不见来了!
唐僧还没有吃完这五卷经书,他已经吃了五六碗饭了,然后才开始吃饭。八戒不管米饭还是面饭,只要是可以吃的东西,他都一把抓起来就吃,嘴里还不停地嚷着:“再来点吧!再来点吧!”渐渐地,八戒已经吃得不见了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