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叫道:“贤弟,少吃些罢,也强似在山凹里忍饿,将就彀得半饱也好了。”八戒道:“嘴脸!常言道,斋僧不饱,不如活埋哩。”行者教:“收了家火,莫睬他!”二老者躬身道:“不瞒老爷说,白日里倒也不怕,似这大肚子长老,也斋得起百十众;只是晚了,收了残斋,只蒸得一石面饭、五斗米饭与几桌素食,要请几个亲邻与众僧们散福。不期你列位来,唬得众僧跑了,连亲邻也不曾敢请,尽数都供奉了列位。如不饱,再教蒸去。”八戒道:“再蒸去!再蒸去!”话毕收了家火桌席,三藏拱身,谢了斋供,才问:“老施主,高姓?”老者道:“姓陈。”三藏合掌道:“这是我贫僧华宗了。”老者道:“老爷也姓陈?”三藏道:“是,俗家也姓陈,请问适才做的甚么斋事?”八戒笑道:“师父问他怎的!岂不知道?必然是青苗斋、平安斋、了场斋罢了。”老者道:“不是,不是。”三藏又问:“端的为何?”老者道:“是一场预修亡斋。”八戒笑得打跌道:“公公忒没眼力!我们是扯谎架桥哄人的大王,你怎么把这谎话哄我!和尚家岂不知斋事?只有个预修寄库斋、预修填还斋,那里有个预修亡斋的?你家人又不曾有死的,做甚亡斋?”

【诗句】
圣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

【译文】
唐僧师徒三人在山中遇到了两位老者,他们热情地款待了他们。其中一位老者告诉唐僧,他们在晚上要举行一场斋饭,以预修亡斋的方式来供养亡者。

【关键词及注释】

  1. 圣僧夜阻通天水:指的是唐僧和他的徒弟们在夜晚遇到了两位老者,他们热情地款待了他们。
  2. 金木垂慈救小童:指的是两位老者为了供养亡者(小童)举行了斋饭仪式。
  3. 斋饭:佛教的一种祭祀仪式,通过献上食物来供养死者或神灵。
  4. 预修亡斋:一种特定的斋饭仪式,目的是为即将去世的人准备食物和供品。
  5. 扯谎架桥哄人的大王:形容唐僧和他的徒弟们假装有欺骗行为,实际上是为了帮助对方解决问题。
  6. 扯谎架桥哄人:指唐僧和他的徒弟们用谎言来欺骗老者,实际上是在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7. 寄库斋:一种特殊的斋饭仪式,用于供奉亡者的物品。
  8. 填还斋:另一种特殊的斋饭仪式,用于供奉亡者的衣物等物品。
  9. 预修亡斋:一种特殊的斋饭仪式,主要用于为即将去世的人准备食物和供品。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唐僧师徒在山中遇到两位老者,他们热情地款待了他们并为他们准备了斋饭。其中一位老者解释说,他们正在为即将去世的人举行预修亡斋的仪式。这首诗通过对斋饭仪式的描述,反映了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同时,诗中的幽默元素也增添了一些轻松的氛围,使得阅读过程更加有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