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陈清只管磕头相谢,又允送银五百两,惟陈澄也不磕头,也不说谢,只是倚着那屏门痛哭。行者知之,上前扯住道:
“老大,你这不允我,不谢我,想是舍不得你女儿么?”陈澄才跪下道:“是舍不得,敢蒙老爷盛情,救替了我侄子也彀了。但只是老拙无儿,止此一女,就是我死之后,他也哭得痛切,怎么舍得!”行者道:“你快去蒸上五斗米的饭,整治些好素菜,与我那长嘴师父吃,教他变作你的女儿,我兄弟同去祭赛,索性行个陰骘,救你两个儿女性命,如何?”那八戒听得此言,心中大惊道:“哥哥,你要弄精神,不管我死活,就要攀扯我。”行者道:
“贤弟,常言道,鸡儿不吃无工之食。你我进门,感承盛斋,你还嚷吃不饱哩,怎么就不与人家救些患难?”八戒道:“哥啊,你便会变化,我却不会哩。”行者道:“你也有三十六般变化,怎么不会?”唐僧叫:“悟能,你师兄说得最是,处得甚当。常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一则感谢厚情,二来当积陰德,况凉夜无事,你兄弟耍耍去来。”八戒道:“你看师父说的话!我只会变山变树,变石头变癞象,变水牛变大胖汉还可,若变小女儿,有几分难哩。”行者道:“老大莫信他,抱出你令爱来看。”那陈澄急入里边,抱将一秤金孩儿,到了厅上。一家子,妻妾大小,不分老幼内外,都出来磕头礼拜,只请救孩儿性命。那女儿头上戴一个八宝垂珠的花翠箍,身上穿一件红闪黄的-丝袄,上套着一件官绿缎子棋盘领的披风;腰间系一条大红花绢裙,脚下踏一双虾蟆头浅红-丝鞋,腿上系两只绡金膝裤儿,也袖着果子吃哩。行者道:“八戒,这就是女孩儿,你快变的象他,我们祭赛去。”八戒道:“哥呀,似这般小巧俊秀,怎变?”行者叫:“快些!
诗句
那陈清只管磕头相谢,又允送银五百两,惟陈澄也不磕头,也不说谢,只是倚着那屏门痛哭。
译文
那陈澄只是倚靠在屏风前痛哭,没有向陈清表示感谢和感谢,也没有接受他赠送的银五百两。
注释
- 陈清:指唐僧(玄奘),是《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之一。
- 磕头相谢:表示对对方表示感谢。
- 屏门:一种用于隔断或装饰的屏风。
- 倚着:靠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陈澄在面对陈清的赠礼时表现出的态度。尽管陈清赠送了他珍贵的礼物,并承诺帮助其侄子,但他并没有表现出感激之情,而是选择默默承受这份重情厚意。这种行为体现了陈澄对女儿深沉的爱和对陈清慷慨解囊的敬重。同时,诗中也展示了陈澄对女儿未来的担忧,以及他对儿子可能无法继承家业的恐惧。
翻译与译文对比分析
- 原文: “那陈清只管磕头相谢,又允送银五百两,惟陈澄也不磕头,也不说谢,只是倚着那屏门痛哭。”
- 译文: “The Chen Qing just bowed and thanked, also agreed to give 500 silver coins, but the Chen Cheng did not bow or say thanks, instead he stood by the screen door crying.”
此段译文忠实地传达了原诗的情感,同时通过简化语言保留了诗歌的韵味。译文中将“不磕头”和“不说谢”这两个动作都译为“站着”,更符合中文表达习惯,同时保留了英文中的动作描述。此外,译文中的“倚着”被翻译成“standing by”,使动作更加清晰。整体上,这段翻译较好地保持了原文的风格,同时也确保了信息的准确性和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