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张二雷公,在空中暗笑道:“早是我先看头势,不曾放了雷捎,假若被他套将去,却怎么回见天尊?”二公按落云头,与太子来山南坡下对李天王道:“妖魔果神通广大!”悟空在旁笑道:“那厮神通也只如此,争奈那个圈子利害。不知是甚么宝贝,丢起来善套诸物。”哪吒恨道:“这大圣甚不成人!我等折兵败阵,十分烦恼,都只为你,你反喜笑何也!”行者道:“你说烦恼,终然我老孙不烦恼?我如今没计奈何,哭不得,所以只得笑也。”天王道:“似此怎生结果?”行者道:“凭你等再怎计较,只是圈子套不去的,就可拿住他了。”天王道:“套不去者,惟水火最利。常言道,水火无情。”行者闻言道:“说得有理!你且稳坐在此,待老孙再上天走走来。”邓、张二公道:“又去做甚的?”行者道:“老孙这去,不消启奏玉帝,只到南天门里上彤华宫,请荧惑火德星君来此放火,烧那怪物一场,或者连那圈子烧做灰烬,捉住妖魔。一则取兵器还汝等归天,二则可解脱吾师之难。”太子闻言甚喜,道:“不必迟疑,请大圣早去早来,我等只在此拱候。”

这首诗出自《西游记》第五十一回,是孙悟空和天兵天将斗法的故事之一。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邓张二雷公在空中暗笑道:“早是我先看头势,不曾放了雷捎,假若被他套将去,却怎么回见天尊?”
  • “邓张二雷公”指的是小说中的角色,邓天君和张天君,是两位掌管雷电的神祇。
  • “空中暗笑”描绘了他们内心的喜悦和得意的心情。
  • “先看头势”表示他们已经提前发现了事情的发展,掌握了先机。
  • “不曾放了雷捎”意味着他们没有使用雷神之令,没有发出雷电攻击。
  • “套将去”暗示着他们可能通过某种手段让孙悟空束手无策。
  • “却怎么回见天尊”反映了他们的担心,担心一旦失败会被天尊责罚。
  1. 二公按落云头,与太子来山南坡下对李天王道:“妖魔果神通广大!”
  • “二公”指的是小说角色邓天君和张天君(或称邓张二雷公)。
  • “按落云头”表示他们从天空中降临到地面。
  • “山南坡下”指明了位置是在山的南坡下。
  • “妖魔果神通广大”是对妖怪本领的赞扬,说明其实力非凡。
  • “李天王”指李靖,是玉皇大帝的外甥,负责镇守南天门。
  • “道”在这里是说“指出”。
  1. 悟空在旁笑道:“那厮神通也只如此,争奈那个圈子利害。不知是甚么宝贝,丢起来善套诸物。”
  • “悟空”指的是小说角色孙悟空。
  • “在旁笑道”表明孙悟空在一旁嘲笑或者调侃。
  • “那厮神通也只如此”是指妖怪的能力只是一般,并不惊人。
  • “争奈那个圈子利害”意味着尽管有厉害的武器,但仍然无法制服妖怪。
  • “不知是甚么宝贝”,表示妖怪手中的物品或武器未知。
  • “丢起来善套诸物”形容妖怪扔出的东西能够套住很多东西。
  1. 哪吒恨道:“这大圣甚不成人!我等折兵败阵,十分烦恼,都只为你,你反喜笑何也!”
  • “哪吒”指的是小说角色哪吒三太子。
  • “恨道”表示愤怒地责备。
  • “这大圣甚不成人”是说孙悟空的行为让人难以理解,甚至有些荒谬。
  • “折兵败阵”形容天兵天将们被妖怪打败。
  • “十分烦恼,都只为你,你反喜笑何也”表达了因为孙悟空的失误而带来的麻烦和困扰。
  1. 行者道:“你说烦恼,终然我老孙不烦恼?我如今没计奈何,哭不得,所以只得笑也。”
  • “行者”即孙悟空。
  • “你说烦恼,终然我老孙不烦恼”是对前文哪吒指责的一种回应,表示孙悟空认为自己并不在乎这些困扰和失败。
  • “没计奈何”意指没有办法或没有办法解决。
  • “哭不得”表示不能因为哭泣而解决问题。
  • “所以只得笑也”是说只能以笑应对,表示无奈之下只好一笑置之。
  1. 天王道:“似此怎生结果?”
  • “天王”即李靖,此处询问如何解决问题。
  • “似此怎生结果?”表达对目前局面的担忧和寻求解决方案的愿望。
  1. 行者道:“凭你等再怎计较,只是圈子套不去的,就可拿住他了。”
  • “行者”即孙悟空。
  • “凭你等再怎计较”,表示孙悟空认为天兵天将在策略上无能为力。
  • “只是圈子套不去的,就可拿住他了”是孙悟空提出的解决方案,即只要妖怪的圈子无法套住妖怪,就可以将其擒获。
  1. 天王道:“套不去者,惟水火最利。”
  • “天王”即李靖,此处强调水火的力量。
  • “套不去者”指无法套住的情况。
  • “惟水火最利”意指只有水和火具有最大的力量。
  1. 行者闻言道:“说得有理!你且稳坐在此,待老孙再上天走走来。”
  • “行者闻言道”表示孙悟空听到天王的话后有所领悟。
  • “说得有理”是对天王观点的认可。
  • “你且稳坐在此”,建议天王保持冷静。
  • “待老孙再上天走走来”表示孙悟空会再次尝试上天去解决问题。

这首诗描述了孙悟空和天兵天将之间的斗智斗勇,以及孙悟空的智慧和幽默。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孙悟空的机智和勇敢,以及他对局势的判断和应对策略。同时,诗中也表现了天界和妖怪之间紧张的对抗关系,以及双方为了胜利而不断努力的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