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怎么就访得我的主公来也?”老君念个咒语,将扇子-了一下,那怪将圈子丢来,被老君一把接住;又一,-那怪物力软筋麻,现了本相,原来是一只青牛。老君将金钢琢吹口仙气,穿了那怪的鼻子,解下勒袍带,系于琢上,牵在手中。至今留下个拴牛鼻的拘儿,又名宾郎,职此之谓。老君辞了众神,跨上青牛背上,驾彩云,径归兜率院;缚妖怪,高升离恨天。孙大圣才同天王等众打入洞里,把那百十个小妖尽皆打死,各取兵器,谢了天王父子回天,雷公入府,火德归宫,水伯回河,罗汉向西;然后才解放唐僧八戒沙僧,拿了铁棒。他三人又谢了行者,收拾马匹行装,师徒们离洞,找大路方走。正走间,只听得路旁叫:
“唐圣僧,吃了斋饭去。”那长老心惊。不知是甚么人叫唤,且听下回分解——
诗句
悟空大闹金山兜洞 如来暗示主人公
却怎么就访得我的主公来也?
译文
悟空(孙悟空)在金山兜洞大闹,试图找到他的师父唐三藏。如来佛祖通过暗示孙悟空的身世,让他知道自己是如来的徒弟。
老君念个咒语,将扇子-了一下,那怪将圈子丢来,被老君一把接住;又一,-那怪物力软筋麻,现了本相,原来是一只青牛。
老君(太上老君)念了一个咒语,用金箍棒轻轻一挥,妖怪便抛出了圈套,又被老君稳稳接住。接着,老君继续念咒,妖怪的力量渐渐消失,露出了原本的真身——一头青牛。
老君(太上老君)将金钢琢吹口仙气,穿了那怪的鼻子,解下勒袍带,系于琢上,牵在手中。至今留下个拴牛鼻的拘儿,又名宾郎,此即所谓“老君收服青牛”的典故。
注释
- 悟空:指孙悟空,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的主角之一。
- 金山兜洞:地名,此处指孙悟空所遭遇的困境所在。
- 如来:佛教中佛陀的一种尊称,代表佛教的最高境界和智慧。
- 主公:对某人或某事的尊敬称呼,这里指孙悟空。
- 老君:道教中老子的尊称,道教的创始人李聃。
- 咒语:一种神秘的语言,可以发出强大的力量或产生魔法效果。
- 圈儿:古代的一种陷阱,通常用于捕捉动物。
- 金箍棒:孙悟空的武器,一根神奇的棍子,可以根据需要变大变小。
- 青牛:一种神话动物,常被用作坐骑或象征尊贵和力量。
- 老君收服青牛:指太上老君使用法术制服了青牛,让它听从自己的意愿。
- 宾郎:一种传统的束缚物品,用来拴住牛或其他大型动物。
- 雷公:传说中的雷电之神,掌管雷电之职。
- 火德归宫:指火神回到了天宫。火德,指的是与火相关的德行或属性。
- 水伯回河:指河神回到了河流之中。水伯,是指掌管水域的神灵。
- 罗汉西:指佛教中的罗汉们回到了西方极乐世界。罗汉,是佛教修行者达到一定成就后的称号。
赏析
这是一段关于《西游记》第五十二回的故事,描绘了孙悟空在金山兜洞大闹的情景以及太上老君使用法力制服青牛的过程。这段文字展现了孙悟空的机智、勇敢和不畏强敌的精神,同时也展示了道家文化中的神秘力量。通过这个情节,读者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