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棹分波,轻桡泛浪。橄堂油漆彩,艎板满平仓。船头上铁缆盘窝,船后边舵楼明亮。虽然是一苇之航,也不亚泛湖浮海。纵无锦缆牙樯,实有松桩桂楫。固不如万里神舟,真可渡一河之隔。往来只在两崖边,出入不离古渡口。

那船儿须臾顶岸,那梢子叫云:「过河的,这里去。」三藏纵马近前看处,那梢子怎生模样:

头裹锦绒帕,足踏皂丝鞋。身穿百纳绵裆袄,腰束千针裙布绦。手腕皮粗筋力硬,眼花眉皱面容衰。声音娇细如莺啭,近观乃是老裙钗。

行者近于船边道:「你是摆渡的?」那妇人道:「是。」行者道:「梢公如何不在,却著梢婆撑船?」妇人微笑不答,用手拖上跳板。沙和尚将行李挑上去,行者扶著师父上跳,然后顺过船来,八戒牵上白马,收了跳板。那妇人撑开船,摇动桨,顷刻间过了河。身登西岸,长老教沙僧解开包,取几文钱钞与他。妇人更不争多寡,将缆拴在傍水的桩上,笑嘻嘻径入庄屋里去了。

译文

《西游记》第五十三回中,描述了一幅生动的船渡画面。短小而轻便的木船在水面上行驶,船上的油漆色彩鲜亮,船板上也铺满了货物。船头和船尾都装有铁缆盘,使船只稳定而安全。尽管只是一只小船,却能够像大船一样航行。船夫虽然没有华丽的锦缆和桅杆,但有结实的松桩和桂楫。这艘船虽然不能像神舟那样远行,但却足以渡过一河之隔。船夫只需在河岸两边行走,出入都在古渡口。

船儿很快到达岸上,梢子的叫声:“过河的,这里去。”唐僧骑着马靠近看时,梢子的样子是:

  • 头上戴着精美的绒帽,脚上穿着白色的丝鞋。
  • 身穿柔软的棉布袄,腰束着千针裙布带。
  • 手腕粗大有力,眼睛因年岁增长而有皱纹。
  • 声音娇细如同莺鸟般婉转。近观时发现她是一位老妇人。

行者走到船边询问:“你是摆渡的吗?”梢婆回答:“是。”行者问:“为何梢公不在,而是让梢婆撑船?”梢婆微笑着没有回答,而是用手拉起跳板。沙和尚将行李挑上去,行者扶着师父爬上跳板,然后顺流而下。八戒牵上白马,收起跳板。梢婆打开船,摇动桨,片刻间就过了河。唐僧登岸后,沙和尚解开包裹,取出几文钱给她。她不仅不要太多,还将缆绳拴在水边的桩子上,笑着径直进了屋里。

赏析

这段文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船夫和摆渡婆的形象,通过具体的语言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和性格。梢子的外貌和行为描写突出了她勤劳、朴实的一面,同时也揭示了她对工作的专注和热情。她的言语和微笑则展示了她的温和和亲切。整个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让人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和善良。通过这些细节的描写,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物的性格和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