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门外一个少年男子,推一辆红车儿,住在门旁,叫声“卖糕!”大圣拔根毫毛,变个铜钱,问那人买糕。那人接了钱,不论好歹,揭开车儿上衣裹,热气腾腾,拿出一块糕递与行者。
行者托在手中,好似火盆里的灼炭,煤炉内的红钉。你看他左手倒在右手,右手换在左手,只道:“热热热!难吃难吃!”那男子笑道:“怕热莫来这里,这里是这等热。”行者道:“你这汉子好不明理,常言道,不冷不热,五谷不结。他这等热得很,你这糕粉,自何而来?”那人道:“若知糕粉米,敬求铁扇仙。”行者道:“铁扇仙怎的?”那人道:“铁扇仙有柄芭蕉扇。求得来,一扇息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我们就布种,及时收割,故得五谷养生。不然,诚寸草不能生也。”行者闻言,急怞身走入里面,将糕递与三藏道:“师父放心,且莫隔年焦着,吃了糕,我与你说。”长老接糕在手,向本宅老者道:“公公请糕。”老者道:“我家的茶饭未奉,敢吃你糕?”行者笑道:“老人家,茶饭倒不必赐,我问你:铁扇仙在那里住?”老者道:“你问他怎的?”行者道:“适才那卖糕人说,此仙有柄芭蕉扇,求将来,一扇息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你这方布种收割,才得五谷养生。我欲寻他讨来扇息火焰山过去,且使这方依时收种,得安生也。”老者道:“固有此说。你们却无礼物,恐那圣贤不肯来也。”三藏道:
诗句:
只见门外一个少年男子,推一辆红车儿,住在门旁,叫声“卖糕!”
译文:
我看到外面有一个年轻的男子,正在推着一辆车子,车子停在了门口,他叫卖糕。
注释:
- “只见”:表示突然看到。
- “门外”:指的是车辆停放的地点在门的另一侧。
- “推”:指男子正用手推着车辆。
- “一个少年男子”:描述了男子的年轻和身份。
- “推一辆红车儿”:描述车辆的颜色是红色,并且有车轮。
- “卖糕”:指男子正在进行销售活动。
- “大圣”:指孙行者,孙悟空。
- “拔根毫毛,变个铜钱”:形容孙悟空用他的一根毛变出了一枚硬币。
- “买糕”:男子在售卖的是糕。
- “不论好歹,揭开车儿上衣裹”:形容男子不管顾客的态度如何,都热情地为顾客服务。
- “热气腾腾”:形容糕点热乎乎的。
- “拿出一块糕递与行者”:表示男子递给孙行者一块糕点。
- “托在手中,好似火盆里的灼炭,煤炉内的红钉”:比喻手中的糕点如同火焰般炙热,让人难以承受。
- “怕热莫来这里”:表示这里的环境非常炎热,不适合居住或做生意。
- “这里是这等热”:强调这里的炎热程度。
- “你这汉子好不明理”:批评那个男子不讲道理。
- “常言道”:通常的说法。
- “五谷不结”:意味着这里没有谷物可以生长。
- “若知糕粉米”:如果知道糕的原料是什么。
- “敬求铁扇仙”:表示希望得到铁扇仙人的帮助。
- “怎的?”:表示不理解或者惊讶的语气。
- “求得来,一扇息火”:如果能够获得芭蕉扇,就能够熄灭大火。
- “二扇生风,三扇下雨”:如果得到芭蕉扇,就能吹起风、下雨,带来清凉。
- “我们就布种收割”:表示使用芭蕉扇之后,就可以进行播种和收割。
- “诚寸草不能生也”: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就像一寸草也无法存活一样。
- “我与你你说”:表示要跟对方详细说一说。
- “老人家,茶饭倒不必赐”:告诉老人,不需要您赐给我们茶和饭。
- “我问你:铁扇仙在那里住?”:表示想要了解铁扇仙的住处在哪里。
- “你问他怎的?”:表示对前面问题感到疑惑,想知道为什么问这个问题。
- “适才那卖糕人说,此仙有柄芭蕉扇”:提到之前有人提到过铁扇仙和她的芭蕉扇。
- “求将来,一扇息火”:表达了希望得到芭蕉扇的愿望,用来帮助熄灭火焰山的大火。
- “且使这方依时收种”:表示希望能够通过芭蕉扇的帮助,让这个地方按时收获庄稼。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孙悟空在火焰山前遇到的难题——无法找到解决之道,直到遇到卖糕的老汉,得知铁扇仙人拥有芭蕉扇,并最终获得了芭蕉扇以解燃眉之急的故事。诗中展现了孙悟空的智慧和勇敢,同时也揭示了解决问题需要智慧和勇气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