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出母胎,未产之时命已灾。逃生落水随波滚,幸遇金山脱本骸。

养性看经无懈怠,诚心拜佛敢俄捱?今蒙皇上差西去,路遇仙翁下爱来。

四老俱称道:“圣僧自出娘胎,即从佛教,果然是从小修行,真中正有道之上僧也。我等幸接台颜,敢求大教,望以禅法指教一二,足慰生平。”长老闻言,慨然不惧,即对众言曰:

禅者静也,法者度也。静中之度,非悟不成。悟者,洗心涤虑,脱俗离尘是也。夫人身难得,中土难生,正法难遇:全此三者,幸莫大焉。至德妙道,渺漠希夷,六根六识,遂可扫除。菩提者,不死不生,无余无欠,空色包罗,圣凡俱遣。访真了元始钳锤,悟实了牟尼手段。发挥象罔,踏碎涅般。必须觉中觉了悟中悟,一点灵光全保护。放开烈焰照婆娑,法界纵横独显露。至幽微,更守固,玄关口说谁人度?我本元修大觉禅,有缘有志方记悟。

这是一首描绘唐僧取经路上所遇见的仙翁和木仙庵三藏的故事。

诗句:

  • 四十年前出母胎,未产之时命已灾。逃生落水随波滚,幸遇金山脱本骸。
  • “四十年前出母胎”:指的是唐僧出生的时间。
  • “未产之时命已灾”:暗示了唐僧在出生之前就注定要经历一些苦难。
  • “逃生落水随波滚”,描述了唐僧在水中的遭遇,以及最终得以逃脱的情景。
  • “幸遇金山脱本骸”:表达了唐僧在遇到金山时获得重生的幸运。
  • 养性看经无懈怠,诚心拜佛敢俄捱?今蒙皇上差西去,路遇仙翁下爱来。
  • “养性看经无懈怠”:表明唐僧一直在修炼自己的本性和学识。
  • “诚心拜佛敢俄捱”:表示唐僧对待佛法的态度是真诚且坚定的。
  • “今蒙皇上差西去”:指的是唐僧被皇帝任命为取经人,前往西天取经。
  • “路遇仙翁下爱来”:描述了唐僧在路上偶遇一位仙人,并受到了他的指点和帮助。

译文:
四十年前的岁月中,唐僧出生在世,但尚未出生时的命运就已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他在水中逃生,经历了一场波涛汹涌的漂流,最终在金山上得到了重生。在此期间,唐僧始终致力于培养自己的本性和学识,对待佛法的态度也是无比真诚和坚定。如今,他被皇帝派遣到西天取经的道路上,途中遇到了一位仙人,得到了宝贵的指点和帮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僧取经路上的经历和感悟。唐僧在出生前就注定要经历一些苦难,但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不断努力修行。在旅途中,他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都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克服了。最后,他在仙人的指导下得到了重生,继续踏上了通往西天的取经之路。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传达了唐僧取经过程中的勇气、毅力和智慧,也体现了佛教文化中关于修行和觉悟的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