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都到马边,那马跳将起来,口吐人言,厉声高叫道:“师兄,你岂不知?我本是西海飞龙,因为犯了天条,观音菩萨救了我,将我锯了角,退了鳞,变作马,驮师父往西天取经,将功折罪。我若过水撒尿,水中游鱼,食了成龙;过山撒尿,山中草头得味,变作灵芝,仙僮采去长寿;我怎肯在此尘俗之处轻抛却也?”行者道:“兄弟谨言。此间乃西方国王,非尘俗也,亦非轻抛弃也。常言道:‘众毛攒裘。’要与本国之王治病哩。医得好时,大家光辉。不然,恐俱不得善离此地也。”那马才叫声:“等着。”你看他往前扑了一扑,往后蹲了一蹲,咬得那满口牙支支的响,仅努出几点儿,将身立起。八戒道:“这个亡人!就是金汁子,再撒些儿也罢!”那行者见有少半盏,道:“够了,够了!拿去罢。”沙僧方才欢喜。
诗句
第一句:
三人都到马边
注释: 描述三位主角(孙悟空、猪八戒、沙僧)来到一匹马的旁边。
第二句:
那马跳将起来,口吐人言,厉声高叫道:“师兄,你岂不知?”
注释: 描述那匹马突然跳了起来,并口吐人言,用非常大声的方式呼唤孙悟空。
第三句:
“师兄,你岂不知?我本是西海飞龙,因为犯了天条,观音菩萨救了我,将我锯了角,退了鳞,变作马,驮师父往西天取经,将功折罪。”
注释: 解释马的话,说明它之前的经历和转变,以及它对过去行为的悔改。
第四句:
“我若过水撒尿,水中游鱼,食了成龙;过山撒尿,山中草头得味,变作灵芝,仙僮采去长寿;我怎肯在此尘俗之处轻抛却也?”
注释: 描述如果这匹马在水域或山上随意排泄,会有什么后果,表达了它对这种行为的厌恶。
第五句:
行者道:“兄弟谨言。此间乃西方国王,非尘俗也,亦非轻抛弃也。常言道:‘众毛攒裘。’要与本国之王治病哩。医得好时,大家光辉。不然,恐俱不得善离此地也。”
注释: 孙悟空回应马的话,解释这是在一个国家,不是在尘世间,并且是帮助国王治好病症,否则他们都无法顺利离开这里。
第六句:
那马才叫声:“等着。”
注释: 马在听到这些话后,发出了一声低吼,表示等待。
第七句:
你看他往前扑了一扑,往后蹲了一蹲,咬得那满口牙支支的响,仅努出几点儿,将身立起。
注释: 描述了马的动作和状态,先是向前扑然后向后蹲,嘴里发出响声,最后站起来。
第八句:
八戒道:“这个亡人!就是金汁子,再撒些儿也罢!”
注释: 唐僧八戒开玩笑地评论这匹马,认为如果给它更多的金子会更好。
第九句:
那行者见有少半盏,道:“够了,够了!拿去罢。”沙僧方才欢喜。
注释: 如果马还有剩余的金子,孙悟空说足够了,让沙僧高兴起来。
译文
三人到达马身边,马匹跳起身口吐人言,讲述自己曾因犯天条被救,现在变成马载唐僧西天取经。悟空提醒马不要乱撒尿污染环境,马则表示愿意治疗国王的病以换取自由。最终马答应不再乱撒尿,但要求得到一些金子。
赏析
本诗通过动物角色的对话展示了不同性格的人对待问题的不同态度和解决方式。孙悟空强调责任和后果,而马则表现出一种随性的态度,同时反映出其内心深处对于自由的渴望。这种对比不仅增加了故事的戏剧性,还深化了人物形象。此外,诗中还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医药观念和民间传说,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