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怪闻言,欢欣不已,真是如醉方醒,似梦方觉,道:“好,好,好!”即点众妖,先选三十,与他物件;又选十六,抬一顶香藤轿子,同出门来,又吩咐众妖:“俱不许上山闲走!孙行者是个多心的猴子,若见汝等往来,他必生疑,识破此计。”
老怪遂帅众至大路旁高叫道:“唐老爷,今日不犯红沙,请老爷早早过山。”三藏闻言道:“悟空,是甚人叫我?”行者指定道:“那厢是老孙降伏的妖精抬轿来送你哩。”三藏合掌朝天道:“善哉,善哉!若不是贤徒如此之能,我怎生得去?”径直向前,对众妖作礼道:“多承列位之爱,我弟子取经东回,向长安当传扬善果也。”众妖叩首道:“请老爷上轿。”那三藏肉眼凡胎,不知是计;孙大圣又是太乙金仙,忠正之性,只以为擒纵之功,降了妖怪,亦岂期他都有异谋?却也不曾详察,尽着师父之意,即命八戒将行囊捎在马上,与沙僧紧随,他使铁棒向前开路,顾盼吉凶。八个抬起轿子,八个一递一声喝道。三个妖扶着轿扛,师父喜喜欢欢的端坐轿上,上了高山,依大路而行。
诗句
老怪闻言,欢欣不已,真是如醉方醒,似梦方觉,道:“好,好,好!”即点众妖,先选三十,与他物件;又选十六,抬一顶香藤轿子,同出门来,又吩咐众妖:“俱不许上山闲走!孙行者是个多心的猴子,若见汝等往来,他必生疑,识破此计。”
- 注释:
- “老怪闻言” - 老怪物听到消息后非常高兴。
- “欢欣不已” - 非常高兴,兴奋到了极点。
- “如醉方醒,似梦方觉” - 形容非常高兴,像刚从梦中醒来,或者刚刚喝醉了酒。
- “道” - 说,表示说话。
- “好,好,好!” - 连续三次称赞非常好。
- “即点众妖,先选三十,与他物件” - 随即挑选出三十个妖怪,并给他们东西作为报酬。
- “又选十六,抬一顶香藤轿子” - 又挑选出十六个妖怪,并抬着一顶用香藤制作的轿子。
- “同出门来” - 一起出门。
- “吩咐众妖:”…‘俱不许上山闲走!’” - 告诉众妖不要在山上闲逛。
- “孙行者是个多心的猴子” - 孙悟空(孙行者)是一只多虑的猴子。
- “若见汝等往来,他必生疑,识破此计” - 如果他看见你们来往,他会怀疑并识破这个计划。
译文
老怪物听闻后非常高兴,仿佛刚刚从梦中醒来或被醉酒唤醒。他连续三次赞美自己,然后立即选出了三十个妖怪给予物品,另外还挑选出了十六个妖怪抬着一顶用香藤做的轿子。他们一起出门后,老怪物又嘱咐众妖怪,“全都不许上山闲逛”,因为孙悟空是一个疑心重且警觉的猴子。如果孙悟空看到你们在山上走动,他一定会产生怀疑,从而识破这个计谋。
赏析
这则诗通过描绘老怪物的高兴和对孙悟空的描述,表达了一种复杂的情感。老怪物的喜悦可能源于对自己控制局面的自信或是对未来成功的期待。孙悟空的形象则是机智、多疑和警觉的象征,他对周围的环境始终保持警惕,不会轻易被表象迷惑。这两句诗不仅描述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反映了人物性格特点的对比和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