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戒、沙僧听见,掣放洞口,迎着行者道:「哥哥这等欢喜,想是救出师父也?」行者笑道:「不消我们救,只问这牌子要人。」八戒道:「哥啊,这牌子不是妖精,又不会说话,怎么问他要人?」行者放在地下道:「你们看。」沙僧近前看时,上写著「尊父李天王之位」、「尊兄哪吒三太子位」。沙僧道:「此意何也?」行者道:「这是那妖精家供养的。我闯入他住居之所,见人物俱无,惟有此牌。想是李天王之女,三太子之妹,思凡下界,假扮妖邪,将我师父摄去。不问他要人,却问谁要?你两个且在此把守,等老孙执此牌位,径上天堂玉帝前告个御状,教天王爷儿们还我师父。」八戒道:「哥啊,常言道:『告人死罪得死罪。』须是理顺,方可为之。况御状又岂是可轻易告的?你且与我说,怎的告他?」行者笑道:「我有主张:我把这牌位、香炉做个证见,另外再备纸状儿。」八戒道:「状儿上怎么写?你且念念我听。」行者道:
心猿识得丹头 姹女还归本性
注释:
- 心猿:孙悟空(心猿指的是他的猴子精身,代表他的内心或精神)
- 识得丹头:孙悟空识别出丹药的关键部分
- 姹女还归本性:形容妖精变化成女子后回归其本源或原形的意象
赏析:
此句描绘了孙悟空通过洞察和智慧,识破了妖精变化的伪装,并找到了其回归本真之路。”姹女还归本性”可能暗指妖精在经历一番变化之后,最终恢复了本来面目,或者回到了她的本质状态。这表达了一种对正义胜利的乐观期待,以及对邪恶终将败北的信念。
八戒、沙僧听见,掣放洞口,迎着行者道:「哥哥这等欢喜,想是救出师父也?」
注释:
- 掣放洞口:放开洞口
赏析:
这句话反映了唐僧师徒之间的深厚友情和信任,以及八戒和沙僧对行者的信任和尊敬。当八戒和沙僧听到行者的声音时,他们没有犹豫,立刻采取行动来迎接行者,展现了他们在困难面前团结一心的决心。
行者笑道:「不消我们救,只问这牌子要人。」
注释:
- 笑:表现出行者的轻松态度和自信
- 不消我们救:不需要我们救援
- 只问这牌子要人:用牌位要人来解救师父
赏析:
行者的回答显示了他的机智和果敢,他不依赖于外界力量,而是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这种自立自强的精神体现了唐僧师徒面对困难时的坚定信念和不畏挑战的勇气。
八戒道:「哥啊,这牌子不是妖精,又不会说话,怎么问他要人?」
注释:
- 哥啊:称呼行者为兄
- 这牌子:指牌子上写着的神仙身份标识
- 又不会说话:表示牌子不具备语言交流的能力
- 怎么问他要人:询问如何从这个不能说话的牌子上获得人
赏析:
八戒虽然感到困惑和怀疑,但他还是尊重行者的判断,没有直接反驳,这表明了他对于行者能力的充分信任。同时,这也反映出行者的智慧和判断力给其他弟子带来的信心。
行者放在地下道:「你们看。」沙僧近前看时,上写著「尊父李天王之位」、「尊兄哪吒三太子位」。沙僧道:「此意何也?」
注释:
- 放在地下:放下在地上展示
- 尊父李天王之位、尊兄哪吒三太子位:指牌子上的神仙名字和职位
- 此意何也:询问这些信息的意图是什么
赏析:
通过展示牌子上的神明身份,行者让沙僧和其他徒弟明白了妖精的真实身份,即李天王之女、哪吒三太子之妹。这一情节展示了行者通过智慧揭开真相的过程,也加深了师徒之间相互理解与信任。
行者笑道:「我有主张:我把这牌位、香炉做个证见,另外再备纸状儿。」
注释:
- 有主张:提出自己的想法或计划
- 我把这牌位、香炉:使用牌位作为证据,同时携带香炉作为支持材料或象征
- 再备纸状儿:准备书面材料作为进一步的证据或声明
赏析:
行者的计划显示出他的智慧和策略。通过结合实物和文书,他不仅能够证明妖精的身份,还能为后续的行动提供有力的支持。这种行为表明了他的深思熟虑和对情况的全面掌控。同时,这也显示了他对成功解决危机的信心。
八戒道:「状儿上怎么写?你且念念我听。」
注释:
- 状儿上怎么写?意思是询问如何书写状子
- 你且念念我听:请求行者朗读给他听
赏析:
八戒对于如何正式地表达诉求感到好奇,同时也显示出他对于法律程序的无知。这反映了他在处理问题时的天真和需要学习的地方。此外,这也突显了行者在关键时刻承担起指导角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