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时寺中听说到了东土大唐取经僧人,寺中若大若小,不问长住、挂榻、长老、行童,一一都来参见。茶罢,摆上斋供。这时长老还正开斋念偈,八戒早是要紧,馒头、素食、粉汤一搅直下。这时方丈却也人多,有知识的赞说三藏威仪,好耍子的都看八戒吃饭。却说沙僧眼溜,看见头底,暗把八戒捏了一把,说道:“斯文!”八戒着忙,急的叫将起来,说道:“斯文,斯文!肚里空空!”沙僧笑道:“二哥,你不晓的,天下多少斯文,若论起肚子里来,正替你我一般哩。”八戒方才肯住。三藏念了结斋,左右彻了席面,三藏称谢。寺僧问起东土来因,三藏说到古迹,才问布金寺名之由。那僧答曰:“这寺原是舍卫国给孤独园寺,又名祗园。因是给孤独长者请佛讲经,金砖布地,又易今名。我这寺一望之前,乃是舍卫国,那时给孤独长者正在舍卫国居住。我荒山原是长者之祗园,因此遂名给孤布金寺,寺后边还有祗园基址。近年间,若遇时雨滂沱,还淋出金银珠儿,有造化的,每每拾着。”三藏道:“话不虚传果是真!”又问道:“才进宝山,见门下两廊有许多骡马车担的行商,为何在此歇宿?”众僧道:“我这山唤做百脚山。先年且是太平,近因天气循环,不知怎的,生几个蜈蚣精,常在路下伤人。虽不至于伤命,其实人不敢走。山下有一座关,唤做鸡鸣关,但到鸡鸣之时,才敢过去。那些客人因到晚了,惟恐不便,权借荒山一宿,等鸡鸣后便行。”三藏道:“我们也等鸡鸣后去罢。”师徒们正说处,又见拿上斋来,却与唐僧等吃毕。
诗句
话说这时寺中听说到了东土大唐取经僧人,寺中若大若小,不问长住、挂榻、长老、行童,一一都来参见。茶罢,摆上斋供。这时长老还正开斋念偈,八戒早是要紧,馒头、素食、粉汤一搅直下。这时方丈却也人多,有知识的赞说三藏威仪,好耍子的都看八戒吃饭。却说沙僧眼溜,看见头底,暗把八戒捏了一把,说道:“斯文!”八戒着忙,急的叫将起来,说道:“斯文,斯文!肚里空空!”沙僧笑道:“二哥,你不晓的,天下多少斯文,若论起肚子里来,正替你我一般哩。”八戒方才肯住。三藏念了结斋,左右彻了席面,三藏称谢。寺僧问起东土来因,三藏说到古迹,才问布金寺名之由。那僧答曰:“这寺原是舍卫国给孤独园寺,又名祗园。因是给孤独长者请佛讲经,金砖布地,又易今名。我这寺一望之前,乃是舍卫国,那时给孤独长者正在舍卫国居住。我荒山原是长者之祗园,因此遂名给孤布金寺,寺后边还有祗园基址。近年间,若遇时雨滂沱,还淋出金银珠儿,有造化的,每每拾着。”三藏道:“话不虚传果是真!”又问道:“才进宝山,见门下两廊有许多骡马车担的行商,为何在此歇宿?”众僧道:“我这山唤做百脚山。先年且是太平,近因天气循环,不知怎的,生几个蜈蚣精,常在路下伤人。虽不至于伤命,其实人不敢走。山下有一座关,唤做鸡鸣关,但到鸡鸣之时,才敢过去。那些客人因到晚了,惟恐不便,权借荒山一宿,等鸡鸣后便行。”三藏道:“我们也等鸡鸣后去罢。”师徒们正说处,又见拿上斋来,却与唐僧等吃毕。
译文
这时寺中听到了来自东土大唐的僧人到来的消息,虽然规模不大,但是所有前来拜见的人无不尊敬。喝完茶之后摆放上了斋饭。这时候寺院中的和尚正在进行诵经,猪八戒因为肚子饿了,就催促快点吃。这时候寺里的和尚看到了猪八戒吃东西的样子,暗地里用手轻轻碰了一下猪八戒,并嘲笑他说:“真是斯文!”猪八戒非常尴尬,立刻站起来说:“斯文,斯文!我的肚子里面什么都没有!”猪八戒说完这些话之后,沙僧笑了,他笑着对猪八戒说:“二哥,你可不知道天下有多少斯文的人,如果从肚子里面来看的话,我们和你就是一样的。”听了这话,猪八戒这才安定下来。
三藏和尚吃完了斋饭,寺里的和尚为他铺好了坐垫让他坐下表示感谢。寺里的和尚问起三藏从哪里来的原因,三藏回答说是因为拜访古迹而来。于是询问了布金寺的名字的由来。寺里的和尚回答说:“这寺庙原来叫做舍卫国的给孤独园寺,也叫祗园。是因为给孤独的长者请佛讲经,所以用金砖铺地并改名为现在的寺庙。这寺庙前面就是舍卫国的位置。那时候给孤独长者还在舍卫国居住,这荒山原来是给孤独长者的私人花园,因此得名给孤布金寺。这寺庙后面还有给孤的花园遗址。最近几年,如果遇到大雨,就会从山上掉下来金银珠宝。有些幸运的人会捡到这些财宝。”三藏和尚说:“你的话一点也不夸张,确实如此!”然后三藏又问:“我刚进入这宝山,看到寺庙走廊两边有很多骡马车辆的商人们,他们为什么在这里过夜?”寺里的和尚说:“这座山叫做百脚山。前几年还是比较平静的,但是近年以来气候开始循环变化,不知怎么的出现了几只蜈蚣精,经常在路边伤害行人。虽然不至于危及生命,但是行人也不敢走。山下有一座关隘,叫做鸡鸣关。只要天快亮的时候才能过去。那些商人们因为时间太晚而担心不能通过,就在这里借宿一晚,等到天亮后再出发。”三藏和尚说:“我们也要等到天亮后再出发。”师徒们正说着话的时候,又端来了斋饭。这时正好与三藏在寺庙中的师父一起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