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外又见他师徒们渐生烦恼,再也不敢苦留,只叫:“老师不必吵闹,准于明早送行。”遂此出了经堂,吩咐书办,写了百十个简帖儿,邀请邻里亲戚,明早奉送唐朝老师西行;一壁厢又叫庖人安排饯行的筵宴;一壁厢又叫管办的做二十对彩旗,觅一班吹鼓手乐人,南来寺里请一班和尚,东岳观里请一班道士,限明日巳时,各项俱要整齐。众执事领命去讫。不多时,天又晚了。吃了晚斋,各归寝处。正是那——
几点归鸦过别村,楼头钟鼓远相闻。六街三市人烟静,万户千门灯火昏。
月皎风清花弄影,银河惨淡映星辰。子规啼处更深矣,天籁无声大地钧。
当时三四更天气,各管事的家僮,尽皆早起,买办各项物件。你看那办筵席的厨上慌忙,置彩旗的堂前吵闹,请僧道的两脚奔波,叫鼓乐的一声急纵,送简帖的东走西跑,备轿马的上呼下应。这半夜,直嚷至天明,将巳时前后,各项俱完,也只是有钱不过。
《西游记·第九十六回·寇员外喜待高僧唐长老不贪富贵》
这首诗是《西游记》中第96回的内容,描述了寇员外为了款待唐僧师徒一行,准备了许多的筵席和礼物。诗中详细描绘了寇员外的盛情,以及唐僧师徒们对寇员外招待的感激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寇员外的行为,讽刺了一些人贪图富贵、不顾道德的行为。
诗句与译文:
- 寇员外又见他师徒们渐生烦恼
- 寇员外看到唐僧师徒们因长途跋涉而心生疲惫,开始感到不安。
- 再也不敢苦留,只叫:“老师不必吵闹,准于明早送行。”
- 寇员外表示不再挽留,并告诉师父不必因为吵闹而生气,他保证会安排明日早晨送行。
- 遂此出了经堂,吩咐书办,写了百十个简帖儿,邀请邻里亲戚,明早奉送唐朝老师西行;一壁厢又叫庖人安排饯行的筵宴;一壁厢又叫管办的做二十对彩旗,觅一班吹鼓手乐人,南来寺里请一班和尚,东岳观里请一班道士,限明日巳时,各项俱要整齐。
- 寇员外命令书办书写了百十个简帖儿,邀请亲朋好友在明天早上送行,还要求厨师准备丰盛的酒宴,管办的人制作了二十对彩旗和音乐乐器,南来的寺庙和东岳观分别请来了和尚和道士,所有的准备都计划在明日巳时完成。
- 众执事领命去讫。不多时,天又晚了。吃了晚斋,各归寝处。
- 所有负责这些事务的人领命后离开了,很快天色变晚。唐僧师徒吃过晚饭后各自回到了住所休息。
- 正是那——几点归鸦过别村,楼头钟鼓远相闻。六街三市人烟静,万户千门灯火昏。月皎风清花弄影,银河惨淡映星辰。子规啼处更深矣,天籁无声大地钧。
- 描述了一个宁静的傍晚景象,几只归家的乌鸦飞过村庄,远处的钟声和鼓声相互呼应。街道上行人稀少,家家户户的灯火都已熄灭。月光明亮,微风轻拂,花朵在夜风中轻轻摇曳,银河清晰可见照映着星空。杜鹃鸟的叫声让夜色更加深沉,天地间一片寂静。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寇员外为了让唐僧师徒感受到温暖而精心准备的场景。诗中的“归鸦过别村”象征着人们生活的平静与和谐,而“灯火昏”则反映了夜晚的宁静。通过对寇员外行为的描写,诗人讽刺了一些人只顾追求个人利益而忽视他人的辛劳和感受。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细节的描述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