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四众拴了马,歇了担,一个个合掌躬身,朝上礼拜。如来对唐僧言曰:“此经功德,不可称量,虽为我门之龟鉴,实乃三教之源流。若到你那南赡部洲,示与一切众生,不可轻慢,非沐浴斋戒,不可开卷,宝之重之!盖此内有成仙了道之奥妙,有发明万化之奇方也。”三藏叩头谢恩,信受奉行,依然对佛祖遍礼三匝,承谨归诚,领经而去。去到三山门,一一又谢了众圣不题。
如来因打发唐僧去后,才散了传经之会。旁又闪上观世音菩萨合掌启佛祖道:“弟子当年领金旨向东土寻取经之人,今已成功,共计得一十四年,乃五千零四十日,还少八日,不合藏数。望我世尊,早赐圣僧回东转西,须在八日之内,庶完藏数,准弟子缴还金旨。”如来大喜道:“所言甚当,准缴金旨。”即叫八大金刚吩咐道:“汝等快使神威,驾送圣僧回东,把真经传留,即引圣僧西回,须在八日之内,以完一藏之数,勿得迟违。”金刚随即赶上唐僧,叫道:“取经的,跟我来!”唐僧等俱身轻体健,荡荡飘飘,随着金刚,驾云而起。这才是:见性明心参佛祖,功完行满即飞升。毕竟不知回东土怎生传授,且听下回分解。
这首诗的翻译如下:
“三藏四众拴了马,歇了担,一个个合掌躬身,朝上礼拜。如来对唐僧言曰:“此经功德,不可称量,虽为我门之龟鉴,实乃三教之源流。若到你那南赡部洲,示与一切众生,不可轻慢,非沐浴斋戒,不可开卷,宝之重之!盖此内有成仙了道之奥妙,有发明万化之奇方也。”三藏叩头谢恩,信受奉行,依然对佛祖遍礼三匝,承谨归诚,领经而去。去到三山门,一一又谢了众圣不题。
如来因打发唐僧去后,才散了传经之会。旁又闪上观世音菩萨合掌启佛祖道:“弟子当年领金旨向东土寻取经之人,今已成功,共计得一十四年,乃五千零四十日,还少八日,不合藏数。望我世尊,早赐圣僧回东转西,须在八日之内,庶完藏数,准弟子缴还金旨。”如来大喜道:“所言甚当,准缴金旨。”即叫八大金刚吩咐道:“汝等快使神威,驾送圣僧回东,把真经传留,即引圣僧西回,须在八日之内,以完一藏之数,勿得迟违。”金刚随即赶上唐僧,叫道:“取经的,跟我来!”唐僧等俱身轻体健,荡荡飘飘,随着金刚,驾云而起。这才是:见性明心参佛祖,功完行满即飞升。毕竟不知回东土怎生传授,且听下回分解。”
诗句解读:
- “三藏四众拴了马,歇了担,一个个合掌躬身,朝上礼拜。” —— 三藏(唐僧)和他的四位弟子(沙僧、孙悟空、猪八戒、白龙马)停下马匹和行李,合掌鞠躬,向如来佛祖礼拜。这是对如来的恭敬表示。
- “此经功德,不可称量,虽为我门之龟鉴,实乃三教之源流。” —— 这经书的功德无法估量,它既是佛教的镜子,也是道教和儒家思想的源头。
- “若到你那南赡部洲,示与一切众生,不可轻慢,非沐浴斋戒,不可开卷,宝之重之!” —— 如果这部经书到了南赡部洲(中国),一定要谨慎对待,不能轻视。只有在进行沐浴斋戒之后才能阅读,这是非常珍贵的。
- “此内有成仙了道之奥妙,有发明万化之奇方也。” —— 这部经书中包含了成仙修道的深奥道理和改变万物的奇妙方法。
- “三藏叩头谢恩,信受奉行,依然对佛祖遍礼三匝,承谨归诚,领经而去。” —— 唐僧(三藏)磕头感谢如来的恩惠,并郑重地接受了如来的教诲,然后带着经书离开了。
- “去到三山门,一一又谢了众圣不题。” —— 唐僧到达三山门后再次向众神表示感谢。
- “如来因打发唐僧去后,才散了传经之会。” —— 如来是在打发唐僧离开后才结束了传经大会。
- “观音菩萨合掌启佛祖道:”弟子当年领金旨向东土寻取经之人,今已成功。” —— 观音菩萨合掌向如来佛祖报告她当年的使命已经圆满完成。
- “共计得一十四年,乃五千零四十日。还少八日,不合藏数。” —— 总共耗时十四年,即一千四百四十天,还缺少八天,这不符合藏数的规定。
- “望我世尊,早赐圣僧回东转西,须在八日之内,庶完藏数,准弟子缴还金旨。” —— 请求如来尽早允许圣僧回到东土或西方,必须在八天内完成藏数,以便归还金旨。
- “汝等快使神威,驾送圣僧回东,把真经传留。” —— 让你这些神通广大的和尚们快点用神力送圣僧返回东方,同时将经书传给东方的众生。
- “即引圣僧西回,须在八日之内。” —— 同时引导圣僧返回西方,也必须在八天内完成。
- “以完一藏之数,勿得迟违。” —— 必须在这个时间内完成任务,不得拖延。
- “金刚随即赶上唐僧,叫道:”取经的,跟我来!” —— 金刚立刻追上唐僧,喊道:”取经的人,跟我来吧!”
- “唐僧等俱身轻体健,荡荡飘飘,随着金刚,驾云而起。” —— 唐僧和他的弟子们都身体轻盈,飘然而起,跟随着金刚一起乘云飞行。
- “这才是:见性明心参佛祖,功完行满即飞升。” —— 这是真正的境界:见到本性和心灵的本质,参悟佛理达到圆满,功行成就就立即飞升成仙。
关键词解释:
- 三藏四众:指唐僧及其三个徒弟。
- 金旨:皇帝的命令。
- 八日之内:八天内。
- 藏数:完成某个任务所需的数目。
- 真经:佛教的重要经典著作。
- 佛祖: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
- 西天:指西方极乐世界或佛国。
- 东土:指南方的中国。
- 八识:佛教中的八个认识阶段。
- 三身:佛教中的一种说法,指法身、报身和应身。
- 见性:认识到自己的本性。
- 明心见性:真正理解并认识到自己的心性。
- 功完行满:完成了修行的目标。
- 飞升:成仙或进入另一个境界。